编者按:韶光流转盛世如约,抚今追昔薪火相传。今年是右江民族医学院建校65周年。办学兴校65载,先后为社会培养了8万多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医学人才,他们秉承“大医精诚”校训和“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的右医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扎根基层,用智慧和汗水、用青春和激情谱写了一曲曲心系家国、守护健康、坚韧不拔的动人赞歌。为更好地树立先进典型,从今日起,学校特别开辟【逐梦六五 桃李芳华】专栏,推出优秀校友系列报道,用他们的奋斗故事激励广大师生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学校高质量发展之中,为学校“更大申博”,建设成为新时代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吴锋耀,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院长、党委书记。

“那时,学校刚由百色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改为右江民族医学院,全校仅有医疗系临床医学一个专业。在校生只有三个年级(76级、77级、78级),学生600人,每个年级只有200名学生。”1978年10月,吴锋耀怀揣着对医学的梦想,来到了右江民族医学院就读。
当时学校只有一栋四层楼的教学楼,一个两层楼的实验楼,一个二层的旧木楼是行政办公和图书馆,二栋四层楼的学生宿舍,每层楼只有一个公共卫生间,没有热水供应系统,每个狭小的宿舍拥挤地住着十个学生,没有空调,只有一个吊扇。吴锋耀回忆道,尽管学校环境一般,条件艰苦,但当年我们这些右医学生都能秉承“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右医精神,积极向上,自觉努力地按“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要求,力争成为高级应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去读书,期盼大学毕业后能成为对国家、对人民有用的良医。

七八级毕业留影 吴锋耀(第三排左起十八)
1983年7月毕业后,吴锋耀和大部分同学一样,行医生涯从乡镇卫生院开始。他先后在乡镇卫生院工作,然后调到县卫生防疫站、县人民医院,再到南宁市在两家市级医院工作,并于2023年初正式退休。四十年的医路长行,吴锋耀走的是一条从乡村到县、从县到城市的艰辛之路、成长之路、奋斗之路。“一路过来有收获、有失落、有遗憾,酸甜苦辣、喜怒哀乐尽在不言中。支撑自己一路走来的是‘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右医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初心。”吴锋耀说。
今年9月,吴锋耀通过学校官方微信视频号平台看到了母校百东校区投入使用,李雪斌校长在百东校区新生开学典礼上精彩演讲的报道后,对百东校区崭新的校园环境,对李雪斌校长回顾学校65年来的艰辛发展历程感到骄傲和自豪。“毕业之后的我一直按照学校的要求、老师的教导,努力践行‘医德良好、医术精湛、人文精通、服务精心’,努力做一名对人民有用的良医。我要感谢母校!感谢老师!”吴锋耀告诉记者,值得高兴和欣慰的是,他的小侄子在今年也幸运地考上了右江民族医学院,并于9月步入漂亮大气的右医百东新校区,开启他的新征程、去成就未来之梦想。
六十五年的风风雨雨,成就了右医今天的辉煌。作为曾经的右医学子、如今的右医校友,吴锋耀为母校而骄傲,他衷心祝福母校的明天更加美好。
(文图/党委宣传部整理 编辑/莫 军 审核/杨承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