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色市健康气象融合创新中心(筹建)研讨会
2024年3月28日下午,百色市健康气象融合创新中心(筹建)(简称“创新中心”)研讨会暨揭牌仪式,在我校附属医院百东院区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隆重举行。我校副校长王俊利,右医附院院长兼创新中心主任韦忠恒,百色市气象局副局长黎先润、副主任黄桂珍,百色市卫生健康委三级调研员黄显情,百色市科技局四级调研员陆荣华,百色市大数据局高级工程师梁运恺,百色市中医院姜攀主任、俞梅主任,以及右医附院感染性疾病科吕建楠博士团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蒋玉洁博士团队,创新中心成员、企业代表、研究生代表等参加。南开大学冯银厂教授、张裕芬教授,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王式功教授应邀参加视频研讨会。
王俊利副校长在主持研讨会时表示,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之时,作为广西首个专注于健康与气象融合创新的中心,正式在右医附院(临床医学院)百东院区揭牌,铸就了百色市健康气象科技创新领域的历史性时刻,为人们健康生活提供新的科技支持和解决方案。希望中心更好地发挥主导作用,激活政府、高校、企业三方联动机制,制定符合中心发展、科学研究的扶持政策,加大经费投入,争取在健康教育、养老、医疗服务、公共卫生等健康服务产业链上取得新的研究成果,为健康中国、健康广西贡献科技力量。
右医附院(临床医学院)院长兼创新中心主任韦忠恒致辞。百色市健康气象融合创新中心(筹建)成立于2023年,以整合气象和健康领域资源,促进跨学科研究,提升公共健康服务水平,有效应对气象灾害和气候变化对健康影响的战略目标,在气象与健康领域开展创新性研究,努力发展成为能够组织和支撑重大科学研究、培养一流气象与医学人才的重要科研基地及其转化应用平台。同时,高校医学博士团队人才、气象高层次人才的引入,也为创新中心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中心将不辱使命,强化科技引领作用,打造健康气象的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
南开大学冯银厂教授在线上致辞。进入21世纪,全球气候环境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众多医学领域、气象领域学者在研究气象与健康关系的道路上前赴后继、刻苦钻研,努力实现“医疗+气象”跨界融合科技创新,通过科技改善气候环境和优化人类健康生活。百色市健康气象融合创新中心的成立走在了时代前列,希望创新中心团队把握先机,以人群健康和气候变化的密切关系为导向,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大量的气象、环境和医疗临床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将理论转化、落地,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的健康服务。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王式功教授以《气象主控因子气温及其变化的健康影响》为题进行线上授课。他引用大量的研究数据和实例论证,表明气温及其变化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关键因素。不适宜温度(冷热效应),譬如高温热浪、急剧升温和降温等,将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间接影响。
南开大学张裕芬教授以《大气环境与健康》为题进行线上授课。她从大气污染的健康风险、气象因素变化的健康风险等研究出发,针对大气颗粒物的载带成分、粒径、来源和反应、健康影响机制,提出了“以降低健康风险为目标的风险管控将成为大气污染的防治方向”的重要观点。
创新中心与会成员在会上热烈交流探讨,他们对中心的未来发展、课题研究等提出了各自意见和看法。创新中心起步早,发展迅速,学科完备,人才资源优势突出,平台资源丰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未来,中心要进一步注重大数据的互联互通,利用大数据思维,打通行业的技术壁垒,建立完善的医学、气象等学科数据共享机制,注重数据的深度利用,加强开放合作,实现“政府、高校、企业”三方的同频共振,开展更多的区域性健康与气象专题研究,为百色市人民群众健康作出更多努力。

百色市健康气象融合创新中心(筹建)揭牌仪式
会议最后,与会领导和创新中心代表,共同为百色市健康气象融合创新中心(筹建)进行揭牌。
(文图/覃恋枫 编辑/王东栋 审核/韦忠恒 发布/杨承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