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院始终坚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标准推进基层教学组织和一流课程建设,为培育“三精”护理人才提供坚实的课程保障;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推动“精心、精湛、精美”的“三精”护理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夯实教学基本单元,推动高质量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教研室是学校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基层管理部门,是学校教育思想的具体贯彻和执行单元。护理学院高度重视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注重提高教师责任感和归属感,近5年先后获评2个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基层教学组织和1个自治区级虚拟教研室,3个教学团队被评为学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教研室通过开展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利用线上在线教育平台课程资源,整合自建课程,引入思政元素、时事热点、临床案例,结合护理现场模拟教学,培养学生临床应变能力和高级思维,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外科护理学教学团队在开展护理科普。
筑牢教育教学资源,推动高质量一流课程建设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质量直接决定着人才的培养质量。2023年,《护理学基础》和《外科护理学》2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以来,护理学院以国家一流课程的高标准,继续整合课程设置、优化教学内容、改革考核办法,使课程体系、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与学科发展前沿、行业标准对接,推动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此外,护理学院还有8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3门自治区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为培育“三精”护理人才提供坚实的课程保障。

“双带头人”陆青梅教授在作示范课程展示。
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推动“三精”护理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
2023年,护理学院获评第二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A类),积极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工作走深走实。通过实施课程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文化育人、心理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资助育人、组织育人等十大质量提升工程,统筹构建“三全育人”体系,形成并巩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全环境育人格局,以“精心、精湛、精美”的“三精”党建示范品牌,引领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发展,促进护理学院学科与专业一体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护理人才培养等高质量发展,为提升民族地区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作出积极贡献。第二课堂中,教师团队带领学生深入农村、社区等开展护理科普,服务社会,提升学生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为培育“三精”护理人才提供坚实保障。

护理学院学生在参加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学专业赛道竞赛。
近三年来,护理学院毕业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9.6%以上,就业率达95%以上。学生参加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护理赛道获华中华南赛区一等奖、全国总决赛银奖,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1名学生荣获自治区科技创新主席奖,这也是我校学生首次获此殊荣,充分彰显了护理学院通过高质量建设基层教学组织、一流课程和统筹构建“三全育人”体系来培育“三精”护理人才的成效。
(图文/护理学院 编辑/麻霄汉 审核/杨承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