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在学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学校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开展好主题教育,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聚焦深化清廉学校建设以及“更大申博”攻坚战,紧紧围绕继续教育改革,加强内涵建设,规范行政管理,强化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开创继续教育办学新模式,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以“专业标准+职业能力+素质拓展”为主线,深化教学改革
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以“专业标准+职业能力+素质拓展”为主线深化教学改革,促进教育、资源、人才良性循环。学院按照《普通高等学校学历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编制工作指南》和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修订优化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各专业各层次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构建继续教育各专业新的课程体系,优化学时占比,注重学生终身学习理念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根据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将传统教学与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智慧教学管理为抓手,成功引建“思纽”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平台,突破传统管理和面授模式,开展线上为主线下为辅、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新模式,提升了办学智慧化水平,大大节约办学成本,为进一步提高继续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夯实了基础。
以提升服务社会为宗旨,着力培育“三得”人才
学院坚持立足广西、面向基层,压实培养“三得”人才责任,贯彻落实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有关精神,主动担当起卫生健康人才培养培训工作。学院自2010年承办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班以来,共承担11批次超千人学员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班培训任务,学员来自广西百色、河池、贵港、防城港、来宾、玉林等各县市医疗卫生机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动承担来自东兰、罗城、环江、巴马、都安、大化、西林、田东、靖西、凌云、田林等县全科医生培养任务,进一步调动、提升医疗卫生机构在疾病防治及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积极性和应对性,有效地推动了全区全科医生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保证医疗人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担起了“健康守门人”的责任,立志岗位建功,立足岗位成才。
同时,为贯彻新时代人才培养多元化要求,学院还与百色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服务中心等部门联合举办公共营养师、育婴师、保健按摩师、老年护理师、健康管理师等就业创业项目培训班,进一步提升我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个人实践能力,增加社会竞争力。

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班结业合照

开展就业创业项目培训班
以政策驱动为抓手,规范校外教学点管理
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校外教学点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及时修订《右江民族医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校外教学点管理法》,进一步规范校外教学点的设置和管理,推动学校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健康有序发展,开创学历“右”加油新格局。学院合理规划校外教学点布局,编制新生招生简章并统一印制,强化招生广告宣传管理,规范招生行为,实行“阳光招生”。学院组织各教学点协同发力,充分利用线上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种途径开展招生宣传。线上利用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进修群等平台宣传或发布招生宣传资料,通过电话和网络,与全区各地考生进行广泛交流,解疑答惑。线下通过召开招生工作动员会,利用双休、节假日教学督导、面授辅导等途径深入各县(区)、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教学点开展招生宣传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知名度,保障了生源数量和质量。

学院领导带队前往校外教学点交流学习
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宗旨,提升办学服务水平
学院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为群众办实事为宗旨,坚持学岗融合,秉承“一切为了学生,责任到人,服务周全”的工作理念,根据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均为社会在职学员且分散各地的特点,多年来,学院坚持开展“送学上门”“毕业材料外送”等为民办实事服务,服务涵盖南宁、钦州、北海、防城、柳州、河池、崇左、玉林、梧州等地,服务涉及人数达13000多人次,有效地缓解了学生工学矛盾问题。结合学生实际,建立学生档案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网上一站式服务,解决学生提交毕业档案资料路程远,时间长问题,提升了工作效率,优化了服务质量。

开展送教上门服务
以创新发展为目标,助力学校“更大申博”
为适应高等学历继续教育改革,学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把专业建设作为人才培养新发展切入点,主动适应社会需求,以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教育依托,强化三年制专科起点升本科、五年制高中起点升本科各专业内涵建设,人才培养与普高同向发力,同质趋化相向相长,在保持原有的学科专业的同时,拓展新专业,增加招生规模。
学院始终把助力学校“更大申博”作为核心工作目标来抓,采取多措施、多渠道、改革业务发展,在全球经济处于下行的背景下,通过裁减招生人员数量、缩减校外教学点经费合作比例、提高学生原有学费、引用教学平台减少办学成本、开展各项业务培训、引入合作机构等多种方式,创新办学模式,为学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文图/成人教育学院 编辑/陈苗 审校/麻霄汉 核发/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