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至27日,由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主办,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华西第二医院筑浪学院承办,右江民族医学院协办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学教育互助帮扶活动(右江民族医学院站)研修项目”在我校成功举办。我校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等教研室负责人、骨干教师以及教学管理人员等共57人参加了本次研修。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俊利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

10月26日至27日,“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学教育互助帮扶活动(右江民族医学院站)研修项目”在我校成功举办,图为开班仪式。
本次培训邀请了四川大学研究生院原常务副院长、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原常务副院长、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委员万学红、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医学教学部部长兼四川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卿平、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秘书闫昱江、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筑浪学院医学分中心教学培训导师、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组秘书柴桦进行了专题授课。
在开班仪式上,王俊利首先代表学校对远道而来的华西专家团队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介绍了学校的历史沿革、办学特色、人才培养等情况。他表示,希望通过此次研修培训进一步促进我校医学教育发展和师资队伍能力提升,不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为百色乃至广西培养更多“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质量应用型医学人才。

卿平老师进行授课
卿平代表活动主办、承办单位进行致辞,介绍了互助帮扶活动的目标和愿景,并对协办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了衷心感谢。他指出,此次活动是为进一步助力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以新理念谋划医学发展,以新定位推进医学教育发展,以新内涵强化医学生培养,以新医科统领医学教育创新,以“大国计、大民生、大学科、大专业”的定位推进医学教育改革创新发展,服务健康中国建设和教育强国建设。

闰昱江老师进行授课

万学红老师进行授课

柴桦老师进行授课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专家围绕从医学毕业生基本要求的修订看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学为中心”的当代学习理论与教育方法、基层教学组织建设与教学质量管理、医学课程命题、组卷与考试分析等五个工作坊展开培训,共享了华西医院优质的医学教育和专业建设与管理资源。专家与教师们进行交流探讨,帮助参训教师分析、解决在改进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参训老师进行分组讨论
参训教师们在聆听讲座后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层次高、理念新、内容经典、形式丰富,不仅开阔了思路和视野,从理念和实践层面加深了教师对医学教育的认知与体会,而且对未来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与思路有了更明确的努力方向。
学校党委常委、校长李雪斌出席结业仪式并致辞。李校长在致辞时对本次培训给予高度评价,对四川大学对右江民族医学院多年来的关心与照顾表示感谢。李校长指出,此次培训为学校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优化教学与考试策略方法、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建立以认证为导向的教育质量文化,为审核评估、专业认证工作的推进拓宽了思路,带来更优秀、更丰厚的教育改革经验。李校长希望学员们要把本次培训学习的内容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医学教育师资队伍能力,努力提高专业建设和管理水平,认真分析现阶段推动教学改革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推动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李雪斌为参训老师颁发结业证书
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院校医学教育互助帮扶活动是中华医学会医学教育分会、全国医学教育发展中心开展的高级别研修项目,我校将充分利用此次培训班成功举办的契机,积极改变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促进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医学人才。
(文/大通社记者 朱杨敏 莫可欣 韦慧敏 滕丽俏 编辑/莫 军 审校/杨承锐 核发/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