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暖阳下,广西百色市西林县的果园里,黄美人柑橘挂满枝头,本应是丰收的喜悦,却因滞销蒙上了阴影。果农们望着满园即将掉落的果实,心急如焚。然而,就在他们一筹莫展之际,右江民族医学院伸出了援手,一场温暖的帮扶行动悄然展开。
果农困境:丰收遇滞销,果落人忧心
西林县是右江民族医学院的定点帮扶县。这里,脱贫户果农们辛勤耕耘,种植的黄美人柑橘迎来了丰收。然而,市场的波动却让这份丰收变得沉重。一些果农的柑橘滞销,成熟的果实即将掉落,果农们不仅面临巨大的经济损失,更担心这会影响新一年果树的生长。每一颗掉落的果实,都是他们辛勤劳作的落空,也是家庭收入的减少。
“果子不卖出去,我们一年的辛苦就白费了。”一位果农无奈地说。面对困境,他们急需帮助。
学校担当:绿色通道解燃眉之急
得知这一消息后,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迅速行动。学校乡村振兴办第一时间与果农取得联系,积极沟通协调,为滞销的黄美人柑橘开通了一条“绿色通道”。经过多方努力,一车车满载着黄美人柑橘的运输车辆于2025年3月21日顺利抵达学校。
“我们不能眼看着果农的辛苦付诸东流。” 右江民族医学院黄龙坚校长表示,“学校有责任也有能力为果农们解决实际困难。”

3月21日,满载着黄美人柑橘的运输车辆顺利抵达学校,师生们热情选购,现场气氛热烈。
师生响应:爱心购买暖人心
为了帮助果农解决销售难题,学校党委向全校师生发出了自愿购买黄美人柑橘的号召。倡议一经发出,便得到了师生们的热烈响应。校园内,一个个装满柑橘的摊位前,师生们热情选购,现场气氛热烈。
“这不仅是柑橘,更是果农们的希望。”一位购买了柑橘的学生说,“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果农们送去温暖。”
果农们看到自己的柑橘能够顺利销售,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们对学校表达了深深的感激之情:“感谢学校,感谢师生们!”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仅用两天时间(3月21日和3月24日),就成功销售了2万多斤柑橘,为果农解了燃眉之急。
十年帮扶:乡村振兴的“右医力量”
右江民族医学院自2012年开始定点帮扶西林县以来,一直致力于助力当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学校定点帮扶西林县6个脱贫村,每批次选派8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多年来,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党建、教育、医疗、科技、人才和消费等帮扶优势,整合强化各方面资源力量。积极开展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健康医疗、消费帮扶、产业兴旺等各项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赞誉。
在消费帮扶方面,学校更是不遗余力。通过校企村合作模式,近年来年均消费帮扶金额达到400多万元,每年直接为定点帮扶的6个村村集体经济增收60余万元。凭借扎实的帮扶工作和突出的成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教育工委对学校帮扶工作的考核上,连续五年为“好”的等次。

在百东校区,同学们正在选购柑橘。
持续发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大力量
此次帮助果农解决黄美人柑橘滞销问题,只是右江民族医学院乡村振兴帮扶工作的一个缩影。学校将继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关注帮扶县的发展需求,不断探索创新帮扶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助力帮扶县实现更加美好的发展未来。
“乡村振兴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使命。”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李雪斌书记表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西林县的发展,用实际行动书写乡村振兴的‘右医篇章’。”
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右江民族医学院用爱与责任,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温暖故事。
(文/乡村振兴办 图/大通社记者 廖声月 江海涛 范丽菲 编辑/莫 军 审校/杨承锐 核发/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