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方向)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4月19日至20日,由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理事会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承办的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方向)研究生学术论坛在该校国际会议中心圆满举办。来自全国39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32名博士研究生和90名硕士研究生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学科前沿动态,分享科研成果。

4月19日至20日,第六届全国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方向)研究生学术论坛在右江民族医学院圆满举办。
19日上午8时,论坛开幕式在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理事长夏薇,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赵崇,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黄龙坚出席开幕式,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指委委员、检验校际会理事以及全国各高校医学检验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开幕式由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俊利主持。

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黄龙坚致欢迎辞。
黄龙坚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辞。他向与会嘉宾和同学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指出,举办此次论坛是响应教育强国战略,旨在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升研究生学术水平,促进高校学术交流,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机会,相互学习借鉴,共同提升进步。
赵崇在致辞时指出,各高校、科研机构要以此次论坛为契机,加强交流与合作,整合资源,协同创新,共同推动我国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医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生教育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教育部医学技术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理事长夏薇致辞。
夏薇在开幕式上致辞,她对论坛的举办表示祝贺,指出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医学技术在现代医学中占据着愈发重要的地位,鼓励研究生们积极投身科研事业,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院长沈百荣教授作《大模型的垂直应用与智能医学》专题报告。
开幕式结束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疾病系统遗传研究院院长沈百荣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副院长郑磊教授,分别作《大模型的垂直应用与智能医学》和《AI 时代下临床检验如何从数据到实践》专题报告,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学院院长陈婷梅教授和全国医学技术类教指委秘书长、中国医科大学郭晓临教授分别主持报告。他们深入剖析了当前临床检验诊断学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并分享了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宝贵经验与成果,让与会人员对学科前沿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此次论坛还安排了《DeepSeek指令设置实践训练》和《AI在医学科研中的应用实战》AI主题培训。专家们详细介绍了人工智能在医学检验技术中的应用,包括数据分析、图像识别、疾病诊断等方面,并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AI技术在提高检验效率、学术论文写作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使研究生们拓宽了学术视野,了解到学科交叉融合带来的新机遇。

参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论文竞赛。
论坛期间,参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围绕临床检验诊断学和医学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方向)领域,进行了精彩的学术论文竞赛,涵盖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论文内容逻辑清晰、数据翔实、观点新颖,充分展现了当代研究生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
20日上午,论坛举行闭幕式。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张晓延教授、江苏大学严永敏教授分别为博士组和硕士组的学术论文竞赛情况进行总结点评。与会领导和专家分别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证书,对他们的优秀表现给予了高度赞扬和鼓励。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技术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庞雅琴将旗帜交予下届主办院校代表温州医科大学郑晓群教授。


闭幕式上,与会领导和专家分别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证书。
闭幕式上,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检验专业校际协作理事会副理事长、学科和研究生分委会主任委员钱晖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全面总结,她认为本次论坛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主旨报告,有专题培训,还有讨论交流,论坛成果丰硕,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右江民族医学院医学技术与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庞雅琴将旗帜交予下届主办院校代表温州医科大学郑晓群教授。
本届研究生学术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全国检验医学师生提供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加强合作,提升自我的平台,还进一步加速了科研研究进程,使智能赋能科研,拓宽了研究视野,为更好地开展医学检验技术指明了方向,有力促进了AI赋能医学检验技术的高质量发展。

与会人员合影。
(文/冯利菲 朱杨敏 廖声月 陈 卫 图/莫 军 编辑/莫 军 审校/杨承锐 核发/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