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熹微,丹桂飘香。豆蝶起舞,拜别家乡。他们有的来自北国,有的来自南乡。2025级新生们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家乡的回忆踏入校园,开启他们的新篇章。
背包载着家乡的祝福,行李装着家长的期待。从烟雨朦胧的安徽,到山水秀丽的广西,这一段跨越了千山万水的距离,却仍氤氲着家乡熟悉的烟火气。刘同学带着家乡的特产——格拉条,穿越山川,跨越江河,如同带着一份珍贵的宝藏,来到了右医这座陌生却又充满希望的校园。
格拉条,那一根根粗壮而有韧性的面条。刘同学说,它的嚼劲,是家乡土地的坚实;它的味道,是家乡人民的热情。这小小的一份格拉条,是他在异乡孤寂时刻的温暖慰藉,是让他魂牵梦绕的家乡味道,即使远在广西,那股来自家乡的气息,也从未消散。然而,在这偌大的校园里,还有像刘同学一样带着故乡味道而来的人。不同的地域,如同色彩斑斓的调色盘,为每个人的行囊添上了独特的一笔。
刘俊彤怀揣着满腔的憧憬与不舍,携一把松子,毅然从千里冰封的吉林奔赴温润秀丽的广西。这一路,山川逶迤、江河蜿蜒,却始终隔不断他对家乡那如丝如缕、绵绵不绝的眷恋。在吉林,广袤无垠的林海宛如一片绿色的海洋,每至秋冬,冷峻的寒风似灵动的乐手,轻轻拂过红松的枝头,摇落了满树的希望。而在广西,温润的暖雨编织成如梦如幻的纱幕。这里的山林间,多是热带与亚热带的精灵,松树宛如稀客,难觅其踪影。
这一把小小的松子对于刘俊彤同学来说,却有着非凡的意义。它是家乡的象征,是她心中永远的港湾。在面对这片陌生而截然不同的土地时,那些松子所带来的家乡的祝福,就像一股无形的力量,给予她勇气和信心,去开启她全新的大学生涯。

与此同时,来自柳州的梁同学也有着来自家乡和亲人的祝福。家人特别准备的红包和桃叶,这是她们家乡的传统,也成为新环境中的特别礼物。红包象征着一切顺利,学业有成,桃叶则为了祝福远离病痛、平安健康。梁同学笑着说道:“这是离家上大学的第一个‘仪式感’”,她也将带着这份温暖与期许,开启大学新旅程。
或许那一碗面条的香气,一颗松子的光泽,一份特殊的“利是”,会在深夜将游子的思绪带回故里,在梦中再叙家乡的故事。
乡愁拦不住梦想,学子们跨越祖国大好河山,将乡愁藏在深处,换上崭新的披风,投入新的旅程。跨越千万里,成为更好的自己。
(文图/大通社记者 吕珊珊 杨钰敏 编辑/莫 军 审校/麻霄汉 核发/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