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百色市西林县遭遇持续强降雨袭击,尤其是上午9时开始的特大暴雨,导致通往县里的唯一道路多处塌方,交通彻底中断。时值国庆放假前,无数村民急着前往乡镇或县城接孩子回家团聚,这条道路成为他们与孩子团聚的唯一通道。

韦义龙带队清理路障。
中午12时,雨势稍减,一个身影已带领驻村工作队及村委共3人,携带油锯等工具,奔赴受灾路段。他是我校派驻西林县那讪村第一书记韦义龙。从村部到平塘,一路上十几处塌方触目惊心,其中两处巨大的塌方更是成为阻断交通的“拦路虎”。
“必须让孩子们平安回家!”怀着这样的信念,韦义龙带领队员们冒着危险,用油锯切割倒下的树木,一铲一铲地清理土石。汗水混合着雨水,他们的衣服早已湿透,但手中的工具从未停歇。


塌方路段。
面对巨大的塌方量,人力清理进展缓慢。下午4时,眼见时间一分一秒流逝,韦义龙与那讪村央纳屯陆队长果断决定租用挖掘机作业。“费用我先垫付,抢通道路最要紧!”这一决定极大地加快了清理进度。
夜幕降临,抢险队伍依然奋战在第一线。晚上8时,当最后一处塌方被清除,道路全线贯通的消息迅速传开,焦急等待的村民们纷纷踏上接孩子回家的路。
“自今年5月份驻村以来,我就把这里当成了家,把村民当作亲人。”韦义龙表示,这次道路抢修不仅是对他个人能力的考验,更是践行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具体体现。他深知,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肩上担负的是整个村庄的希望与未来。
在抢险过程中,他不仅展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至上”的宗旨。村民们感动地说:“有这样的书记在,我们心里踏实。”
展望未来,这位第一书记坚定地表示,将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带领驻村工作队和村委班子,用心用情解决村民的实际困难,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帮扶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文图/乡村振兴办提供 编辑/陆怡如 审校/麻霄汉 核发/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