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5日—6日,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在总院区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2023年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桂滇黔边陲地区基层优质护理服务能力提升暨广西适宜技术“互联网+居家护理”推广应用》学习班,邀请了多名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下、线上进行专题授课,搭建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共享护理研究新进展,交流护理高质量发展新思路,将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推广到桂滇黔边陲地区基层医院,为桂滇黔边陲地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我院邓益斌副院长出席开班仪式并致辞,来自百色市及桂滇黔三省交界区各级医院护理同仁参加培训学习。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陆柳雪主持开班仪式。

7月5日上午,学习班举行开班仪式,附属医院邓益斌副院长代表医院党政领导班子致辞,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各位专家、同仁前来交流指导,并介绍了医院发展历程及护理学科建设情况,充分肯定了近年来医院护理团队取得的成绩。目前附属医院有护理人员15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86人、硕士生导师23名、护理学硕士研究生71人、专科护士189名;建有自治区静脉治疗、伤口造口、助产、新生儿和糖尿病等五个省级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基地,是百色市护理质量控制中心主委单位、右医护理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近年来,医院护理团队先后成立了专科护理小组31个、护理专科门诊9个,获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50多项,国家专利500多项,公开发表研究论文近1000篇。附属医院发挥优质护理资源下沉和辐射带动作用,先后成立护理专科联盟15个,并与67家县级医院签订“护理技术推广应用”协议。2021年,附属医院成为桂滇黔三省交界区首个“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医院,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初步形成相对完善、可复制的运营管理体系。邓益斌副院长希望学员们在培训中认真学习、积极交流,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断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力与水平,共同推动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护理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本次学习班先后邀请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姚能亮教授、美国居家医疗学院Thomas Cornwell教授、美国Affirmation公司郑彦威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郑瑞双博士,附属医院邓益斌副院长、梁楚晗纪委书记,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编辑部主任黄俊杰,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陆柳雪教授、副主任黄秋环等国内外专家学者,分别作了《中国居家医疗发展回顾和展望》、《美国居家舒缓医疗和预嘱》、《美国居家护理康复服务的医保支付和质量监管》、《如何做好一名科研护士》、《医院学科建设的探索与思考》、《以情融入护理 用心提升服务水平》、《基于编辑视角的医学论文写作与发表》、《以岗位需求为导向的基层护士培养模式》、《三甲医院主导的区域性护理联盟模式下“互联网+护理服务”实践》专题讲座,论点新颖、内容丰富,对促进桂滇黔边陲地区各级医疗机构护理学术交流及合作、推进国际化护理发展和融合、提升护理人员科研创新能力、助力医院护理学科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会议期间,附属医院邓益斌副院长、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陆柳雪分别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向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姚能亮教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郑瑞双博士颁发了医院特聘专家证书,以高层次人才带动护理学科发展,提高医院护理专业技术水平、科研能力和服务质量。
专题讲座结束后,附属医院总院区RICU护士长黄彩妹、创伤骨科护士长陆美娇、急诊科护士长覃莹莹、肿瘤放疗科护士长韦梅娟、感染性疾病科二病区护士长马筱岸、胃肠外科黎青云主管护师、“互联网+护理服务”办公室王巧娜主管护师、百东院区普通外科副护士长覃花杏、百东院区妇产科何晓婷主管护师分别围绕临床循证护理实践探讨、基于最佳证据减轻下肢骨折肿胀的预防与管理实践、新医科背景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护理本科实习教学中的应用、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营养干预方案与验证、支架式工作坊教育模式在肠造口患者照顾者中的应用研究、专科护士主导的骨折联络服务在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的应用研究、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污粪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评价、基于循证构建助产士主导的非药物性分娩镇痛干预方案等主题进行了交流与分享,对于推动专科护理质量发展,提升护理质量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经过为期两天的交流学习,2023年7月6日下午,学习班完成各项议程顺利落下帷幕。学员们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会学以致用、抓住机遇、锐意进取,为推动桂滇黔边陲地区护理高质量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文/王瑞文 图/王瑞文 李秀悦 二审/刘东亮 三审/王东栋 审核/莫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