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在2023年即将画上句号之际,右江民族医学院举办了本年度的最后一场科技活动月学术讲座。此次讲座吸引了全校200余名师生,共同探讨癌症流行病学、科研思维养成以及单细胞与空间组学在免疫微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曹广文教授的演讲深入浅出,他详细解读了中国六大主要恶性肿瘤(如肺癌、肝癌、宫颈癌等)在青中老三个年龄组的死亡率变化趋势。这些数据不仅反映了我国癌症流行病学的基本情况,也揭示了不同年龄段和不同癌症类型之间的差异。通过这些数据,曹教授指出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癌症发病率的上升趋势和年轻化现象,并强调了预防和控制的重要性。
接着,曹教授分享了杨浦区肿瘤死亡原因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这项调查涵盖了多个方面,包括死亡率、发病情况、危险因素等。通过这些数据,曹教授指出了一些可能的原因和防控策略,如改善生活习惯、加强早期筛查和诊断等。他还强调了科研和实际应用的结合,希望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降低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陈斌教授则从自己的国家社科基金申报经验出发,为大家分享了课题申报的技巧和心得。他指出,申报课题需要有一个好的选题、扎实的前期研究基础以及一份详实的研究计划。陈教授还强调了创新性和实用性在课题申报中的重要性,建议大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寻找研究的独特视角和方法。
最后,李美仪博士介绍了基于单细胞和空间组学研究免疫微环境的最新进展。她指出,单细胞组学和空间组学技术的发展为免疫微环境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通过这些技术,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免疫细胞的种类、功能和相互作用,以及肿瘤细胞与免疫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李博士还分享了自己在肺结核和肝癌发病机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强调了跨学科合作在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整个活动中,三位专家都耐心回答了现场师生们提出的问题,包括治疗方法、实验结果差异原因等。他们不仅提供了专业的解答和建议,也鼓励大家在学术研究中要勇于探索和创新。
本次右江民族医学院科技活动月学术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提供了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也为大家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方法。相信在未来的学术研究和实践中,这些经验和知识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图/麻霄汉 文/黄亮 编辑/孙仁杰 审核/黄忠仕 发布/麻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