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推进资助育人成效,护理学院立足广西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工作格局,以首批新时代广西高校党建示范品牌“三精”(精心、精湛、精美)党建品牌为抓手,聚焦党建+资助育人成效,2024年6月至11月开展《党建引领,提升资助育人效果的“1+5+1”工程》资助育人项目的系列活动。
据悉,护理学院将党建与资助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组织保障作用,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帮扶工作拓展了资助育人资源。以“三精”党建品牌为抓手,聚焦5个实施的方向,即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建设、专业能力提升、就业精准帮扶、青春榜样引领、青年志愿服务五大类主题活动,将“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全面推进资助育人,提高育人质量。
开展“强根铸魂”理想信念教育主题活动。护理学院始终坚持将资助政策宣传与理想信念教育相结合,依托“三精”党建品牌理念,组织在校班级开展“党的光辉照护心,青春向党正当时”党的知识入班宣讲活动以及“党史铸魂守初心,砥砺前行担使命”党史知识竞赛活动,不断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并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到百色起义纪念公园开展“挺膺担当砺青春,奋楫扬帆启新程”资助育人红色观学实践活动,此外,护理学院还组织47名同学参加学校2024年暑期资助育人研学活动,进一步引导广大青年干部厚植爱国爱党情怀,传承红色基因,自觉践行党的初心使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资助育人红色观学活动
开展“阳光向上”心理健康帮扶主题活动。护理学院结合“天使心晴”工作室、“一院一品”项目活动以及学生第一党支部党建品牌建设,组织贫困生党员开展“心灵绿洲,光影疗愈”电影鉴赏活动,缓解学生学习压力;此外,护理学院还组织开展“资助暖心,青春向阳”心理健康素质拓展活动以及“挺膺担当砺青春,奋楫扬帆启新程”趣味运动会,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素质拓展项目,激励每一位同学在青春的道路上绽放光彩,怀揣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在党的引领下,共同书写新时代的青春篇章。

趣味运动会
开展“未来可期”就业精准帮扶主题活动。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护理学院以校园招聘会为契机,重点关注低收入家庭贫困家庭学生群体,召开就业经验分享会、就业求职模拟、就业动员会、考研动员会、考研辅导会等等,发动教师和学生党员参与开展大学生就业帮扶活动,实行分类帮扶和“一对一”的动态服务和指导,帮助低收入家庭贫困家庭学生群体更好就业。此外,护理学院学生第三党支部开展“党史赋能,求职招招鲜”第七期系列直播活动,围绕护理面试要点和当前就业形势展开深入剖析,助力2025届毕业生更好地应对就业挑战。

“三精”讲坛——就业规划指导
开展“励志成长”实践能力提升主题活动。护理学院坚持“资助—自助—助人”“授鱼—授渔”科学资助育人理念,组织开展一系列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以及专业技能大赛活动,激发贫困生内生动力,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护理学院积极动员学生利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到医院、社区、乡村等开展护理见习,行政工作体验、助农等活动,培养学生实践意识;组织学生到百城街道敬老院开展以“用青春搀扶夕阳,用关爱传递温暖”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们进行健康宣教,帮助老人们了解预防疾病的知识以及护理措施,提高他们的医疗防范意识。同时,为提高护理学生专业技能,学院组织开展了护理操作技能大赛,选拔了8名学生代表学校参加2024年广西高校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并荣获团体二等奖,我院2021级助产学本科3位同学在第二届“正常分娩接产技能大赛”中荣获佳绩。

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
开展“强国有我”青春榜样引领主题活动。护理学院将资助育人工作和学生第四党支部“三精领航 头雁担当”党建品牌建设相结合,开展三精讲坛、青春榜样朋辈系列活动,重点选树一批自立自强、励志成才的典型,引导当代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大力弘扬正能量。通过优秀学子分享个人经验与心得,充分发挥优秀贫困生特别是贫困生党员的榜样带动力量,激励护理学院学生不断坚定理想信念,强化自身责任意识,脚踏实地、追求卓越。2021级小韦同学于2024年2月成功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并捐献,小韦同学的善举为社会树立了榜样,展现了当代青年强烈的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此外,护理学院严格制定学风建设方案,开展学风建设活动,以项目申请带动班级学风建设活动,本学期护理学院有10个班级获得品牌教育管理项目立项,通过开展班级活动,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风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主动提升专业能力,为未来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开展青春榜样朋辈分享会
今后,护理学院将持续推进高校基层党建与资助育人工作深度融合,健全“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帮扶、就业帮扶、实践能力提升、青春榜样引领等一系列资助育人主题活动,引导贫困生树立远大志向,塑造健康心理,强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理想信念和责任意识。护理学院将常态化深入推进党建引领资助育人“1+5+1”工作模式,提升资助育人效果。
(图/护理学院 文/谭金鑫 岑秋凤 一审/文志娟 二审/钟敏锐 三审/黄上峰 发布/杨承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