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健康中国”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推进“五育并举”育人理念,强化医学生临床实践与应急救护能力,同时向社会大众传播“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的生命守护理念,5月17日,基础医学院在百色市半岛公园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定向越野急救技能大赛决赛。本届赛事以“博识强技铸临床本领,医路攀登现大医担当”为主题,创新融合体育竞技与急救实训,为培养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搭建实践平台。
赛事创新,构建医教协同新模式
本次大赛参赛队员由全校各学院学生报名参加,大赛设置心肺复苏、创伤包扎、AED使用、闯关游戏等10个专业结合娱乐关卡。经初赛选拔,基础医学院本科生队伍、研究生队伍、全科医学院队伍、医学影像学院队伍、护理学院队伍等19支队伍晋级决赛。决赛采用“定向越野+技能通关”模式,各队需沿指定路线依次完成10个关卡挑战,在复杂地形中快速完成路线规划,并在各关卡精准实施急救技能操作,将理论知识高效转化为实战能力,全方位展现医学生的专业素养与团队协作精神。
技能比拼,展现医者仁心新风貌
在“黄金四分钟”心肺复苏考核中,选手严格按照《2025版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实施标准化操作,精准把控按压深度、频率及胸廓回弹率等核心指标;创伤急救模块采用“CRASH-PLAN”评估体系,头颈肩固定、螺旋反折包扎等操作规范精准。赛事特别增设“医患沟通”情景关卡,通过模拟急救现场的伦理困境与人文关怀场景,综合考察参赛者的临床决策能力与医学人文素养。

“心肺复苏”操作比赛现场

“包扎”操作比赛现场

“测量血压”操作比赛现场

“鼓动人心”闯关游戏比赛现场
服务民生,践行健康中国新使命
基础医学院立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将赛事打造为医学服务社会的特色品牌。赛场特设“急救科普驿站”,学生志愿者向市民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烧伤处理等技能,服务群众广泛。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卢荣妹指出,本届赛事实现三大突破:构建“理论——实训——竞赛”培养体系,建立“校社联动”急救普及机制,形成“以赛促教”质量保障模式。
最终,23临本9班与23临本4班2支代表队凭借技能操作规范、团队协作高默契的卓越表现获得一等奖,24临本7班与23临本13班等5支代表队获得二等奖,24临本4班与23临本10班等7支代表队获得三等奖,23临本7班与基础研究生等9支代表队获得优秀奖。

卢荣妹为一等奖获奖队伍颁奖。
展望未来,擘画医学教育新蓝图
基础医学院将持续深化“新医科”建设内涵,完善“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递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此次赛事的圆满落幕,标志着学院在构建“德技并修、知行合一”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注入医学教育创新动能。
(文/李雨萱 区楷雯 欧美景 图/张碧芸 靳 菲 二审/卢荣妹 三审/宾晓芸 发布/莫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