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盛夏,炽热如焰,右江民族医学院临床医学院“情系岩腊‘三下乡’,青春聚力兴乡村”实践团怀揣热忱与专业,于7月14日深入百色市西林县普合苗族乡岩腊村,开展了一场为期数天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此次活动聚焦当地实际需求,通过走访慰问、入户调研、心理护航、环境美化、医疗服务及文化互动等多元举措,以实践服务促进青年成长与乡村振兴双向赋能。
走访慰问叙温情,红色基因代代传
在驻村工作队的协同下,实践团走访慰问小队在院团委梁洁老师的带领下,携带生活必需品走访慰问老党员和困难家庭,开展别开生面的“暖心行动”。团队成员围坐老人身旁,聆听革命年代的英勇故事,共同追忆那段峥嵘岁月,让红色基因在“忆往昔”中深深扎根。交流中,成员们细心询问老人健康状况、家庭收成及村庄变迁,结合医学专业知识,为老人们讲解慢性病管理知识,示范防暑降温技巧,将红色传承与健康关怀融为一体。

实践团走访慰问老党员

实践团走访慰问困难家庭
民族联欢舞翩跹,团结之花映乡间
实践团与村民共同举办民族联欢活动,通过篝火舞蹈、露天观影等形式互动,穿插健康知识竞答环节,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拉近了与村民的距离,展现了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此外,实践团还积极向当地居民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民族政策、乡村振兴政策和国家资助政策,助力村民深化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理解与认同。

篝火晚会现场
下乡义诊送暖意,健康服务润民心
实践团联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多学科专家团队,将三甲医疗资源直接送至村民家门口。医疗义诊团队细致问诊,结合病史与用药情况,为村民排查疾病风险,给出针对性诊疗建议。同时,团队还贴心地为儿童开展体质测试、心肺复苏等急救知识科普,让健康守护从娃娃抓起。此外,实践团成员还分门别类地进行健康知识宣讲、血压血糖测量及药品免费发放,切实增强了村民的健康素养与自我保健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活力。青年医学生们跟随医疗专家老师一同开展义诊服务,在实践中从老师身上学到了实用的问诊经验与沟通技巧,不失为一场生动鲜活的实践课堂。这场活动既为群众送去了贴心的健康服务,也让同学们在服务中实现了自我提升。

义诊现场
健康宣教入民心,文化调研探实情
入户调研小队采用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式,深入了解村民健康认知现状,为百余名村民系统讲解高血压防治、传染病预防等实用知识,并发放500余份图文并茂的“健康指南”,让健康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团队深入开展健康理念认知与民族文化传承调研,力求将医学专业优势与乡村实际需求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智慧与活力。

实践团走村入户做调研
乡村美化展新颜,文明新风润心田
环境美化小队化身“乡村美容师”,粉刷墙面;他们手持缤纷画笔,在沿边道路的墙壁上精心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图案,将文明新风巧妙融入乡村建设之中,村头墙面变身为主题彩绘的舞台,“讲文明树新风”“民族团结一家亲”等内容跃然墙上,不仅美化了乡村环境,更成为传播文明新风的亮丽名片,让乡村在焕发新颜的同时,也浸润着文明与和谐的气息。

实践团成员进行墙绘
心理护航伴成长,童心绘梦向未来
活动期间,实践团针对村内儿童精心设计“成长护航计划”,通过情景模拟、实操演示、动画短片讲解等方式,帮助儿童掌握防溺水、科学口腔护理、手足口病预防等知识。开展的主题绘画活动中,实践团引导孩子们以绘画形式表达对家乡的美好憧憬,在艺术创作中培育审美素养与乡土情怀。实践团还组织青少年开展趣味团体游戏,在欢笑中疏解压力、增进友谊,促进心理健康与社交能力的发展。

实践团成员开展心理健康游戏
此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临床医学院实践团成员深入岩腊,发挥医学专业优势,播撒健康理念,留下文化记忆,更深化了对乡村需求的认知。未来,他们将继续为乡村卫生健康事业贡献力量,彰显医学青年的使命与担当,让青春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绽放绚丽之花。
(文图/临床医学院团委 编辑/李秀悦 二审/黎鸿飞 三审/陈文成 发布/麻霄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