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究中华民族医药文化传承脉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7月15日起,校学生会实践团赴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开启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探寻之旅。
行前,实践团组织开展了一场“高密度能量灌注”的培训会,通过梳理前期收集的资料、分析同类调研案例,帮助成员理清调研思路、掌握核心方法,进一步巩固调研理论基础,确保每个人都能清晰把握“为何调研、调研什么、如何调研”,从根本上提升团队整体的调研能力。同时,团队着重强化实践地文化背景的储备工作:详细介绍当地的历史沿革、民俗传统、社会风貌等信息,提前熟悉当地文化语境,为后续快速融入、开展针对性沟通与调研做好铺垫。以“夯实基础、充足准备”为导向,为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筑牢根基。

实践团开展行前培训及调研筹备会
同心溯源,文化解码。实践团抵达巴马瑶族自治县的第一站——长寿博物馆,成员们走进博物馆,通过参观博物馆的五个展厅,了解到长寿老人们大多保持着规律的农耕生活,每天勤耕不怠,印证了巴马“劳动养身,平和养心”的长寿之道。实践团借助博物馆丰厚的文化底蕴优势,深入挖掘团队调研方向,探寻文化脉络。队员赵同学化身主讲人,结合观学收获向成员们进行分享与交流探讨,进一步深化观学意义,提升理论内涵。

同学们聆听讲解,感悟民俗智慧
为扩展队员对中华医药文化认知,深入了解民族医学理论体系,实践团赴巴马县人民医院中西医结合科,围绕中华医药文化传承与民族医药特色开展座谈会。学科带头人黄孟主任与张美萍副主任亲切地跟队员们畅谈专业角度的文化传承态度与看法,一起探讨了梅花针刺络拔罐放血治疗、药线点灸等特色疗法,帮助队员们深刻体会其中文化底蕴。
实践团围绕中医技法与用药等方面深入探究。在县医院团委老师的带领下,队员们实地走访康复理疗方面相关科室,进行一堂现场“见习课”,观看学习中医技法的临床应用,加深队员们对中医技法的认知。巴马县中医院壮医科黄琴老师也与队员们亲切交流,从壮医行医用药的角度扩充队员们知识面,促进文化传承实践教育与专业提升职业规划的双融合。

康复科医生讲解针灸穴位
此次行程,实践团遵循“情感-意识-认同”三阶递进原则,打造“认同-理论-实践”全链条模式,以溯源文化底蕴为序曲,奏响从此探究中华民族医药文化传承之行。通过文化历史研究、专家访谈与实地调研,带领队员一步一步走进中医文化,践行传承文化的初心与使命。
(文图/校团委供稿 二审/黄祯雄 黄 霞 三审/韦金凌 发布/吴秀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