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做好2026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申报组织工作,有效提升我校教师的项目申报书质量和立项成功率,9月24日至2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培训会,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参会。会议还邀请了来自各学院的拟申报教师、科研骨干及新进青年教师参加。会议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许世华教授主持。

本次培训会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方素梅教授、西藏民族大学周毓华教授授课。两位专家结合自身丰富的申报与评审实践经验,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政策导向、选题策略、论证逻辑、研究方法以及申报书撰写的关键要点和常见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讲解。
培训会上,专家们首先分析了近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趋势与资助重点,强调了选题应紧扣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学科发展前沿以及区域特色,注重体现时代性、问题导向和理论创新价值。随后,专家逐项解读了申报书各个组成部分的撰写要求和技巧,从课题名称的凝练、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研究价值的清晰凸显,到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创新之处的阐述,乃至前期成果的展示和参考文献的规范性,均给予了详尽的指导。专家特别指出,扎实的学术积累、清晰的论证逻辑、严谨的学术规范是申报成功的核心支撑。
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踊跃提问,就自己申报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惑,如选题的可行性、研究框架的构建、跨学科研究的切入点等问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探讨。专家耐心细致的解答赢得了阵阵掌声,现场学术研讨氛围浓厚。
许世华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衡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水平的重要标志,学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本次培训旨在为申报教师提供精准指导,后续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协助相关部门继续做好组织协调与服务保障工作,包括开展形式多样的论证辅导、邀请校内外专家进行针对性把脉等,力争帮助学校在202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中取得新的突破。
参会教师一致认为,本次培训内容充实、重点突出、针对性强,及时解决了大家在申报准备中的诸多疑虑,对提升申报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大家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学术研究,以更高标准打磨申报材料,以严谨态度投入申报工作,努力推出更多有思想深度、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的科研成果。
(文图/向斌 一审/左伟尘 二审/曾友 三审/许世华 发布/陆怡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