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30至7月2日,由中国毒理学会神经毒理专业委员会与表观遗传毒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桂林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承办的“中国毒理学会2023 年联合学术大会”在广西桂林召开,本次会议主题为“聚焦前沿,交叉融合,助力毒理学高质量发展”。来自全国100多所高校、医院和研究所的毒理学相关领域专家学者300余人齐聚桂林,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谭盛葵一行参加了会议。
大会开幕式由空军军医大学骆文静教授主持。桂林医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张志勇教授为大会致辞,对与会领导、专家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致力于毒理学科高质量发展的同仁表示由衷敬意。
本次大会共举行10场大会主旨报告,分别为中国工程院邬堂春院士的《科学证据与疾病防控对策》、深圳大学朱卫国教授的《组蛋白修饰与DNA损伤应答》、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中心汪海林研究员的《DNA化学修饰精准分析与表观遗传毒理研究》、上海交通大学新华医院颜崇淮教授的《环境污染物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南京医科大学顾爱华教授的《circ RNA调控颅缝发育与应用》、厦门大学王鑫教授的《阿尔兹海默症病的神经免疫机制》、第四军医大学郑刚教授的《铜蓄积在铅神经毒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广西医科大学覃健教授的《环境、遗传因素与老年人认知功能关联性研究》、广州医科大学蒋义国教授的《高质量英文论文得撰写与发表》等。我校副校长谭盛葵教授作为大会执行主席,在大会上作《m6A甲基化在化学物致癌过程中的作用进展》主旨报告。会议还设了3个分会场,与会专家围绕“如何促进毒理学科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热烈讨论,为毒理学教育教学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与会者表示,本次会议学习活动时间虽短,但收获很大,既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认知,进一步搭建了神经毒理和表观遗传毒理学开放交流平台,增进了毒理学工作者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呈现了神经毒理和表观遗传毒理学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激发了毒理学教育教学工作新思路。(文图/黄大敏 编辑/杨承锐 审核/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