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第39个教师节,加大优秀教师宣传,强化师德师风建设,9月6日上午,自治区教育厅在南宁举行“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名师名校长论坛,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进行,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伍锦昌出席论坛并致辞。我校在5-101学术报告厅设分会场,全体校领导及教师代表在分会场聆听了名师名校长们的感人事迹。

我校组织参加“躬耕教坛,强国有我”名师名校长论坛。
论坛邀请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培养对象、广西最美乡村教师和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团队、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负责人代表等8位名师名校长进行访谈。他们讲述了自己和身边教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认真履职尽责、倾心教书育人的故事,展现了新时代教师精神风貌。

全体校领导及教师代表在我校分会场认真聆听名师名校长们的感人事迹。
论坛指出,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亲切关怀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下好教师队伍建设先手棋。全区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师德师风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涌现了一批批好老师,今年广西表彰了30名自治区“最美乡村教师”,1名教师入选全国最美教师,遴选了20个自治区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和20个自治区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新增了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广西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达到8个。二是教师培养培训体系进一步完善。加强了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设,当前广西在校师范生达19万余人,师范院校在校师范生占比超过50%,广西3所师范院校入围全国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加大了培训力度,选送一批优秀教师出国留学深造,举办了系列全区教师技能大赛,深入实施国培、区培计划,全区教师参加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学习人数达130多万人次,多渠道多形式培训提升教师业务能力。三是进一步配置了教师新资源新力量。今年已新招各级各类教师3万余名,教师数量不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特别是加大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开展了“百名校长帮百县、千名优师带千校、万名师生下万村”专项行动,实施了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选派了名校长团队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薄弱县进行精准帮扶,选派了10名新入选国家“双名计划”培养对象联袂帮扶全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县,选派了5000余名城镇学校校长、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走教,乡村教育振兴步伐进一步加快。四是进一步深化了教师管理改革。优化调整了中小学教师高级岗位比例,加大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力度,实施了新一轮八桂学者、八桂青年拔尖人才项目,推选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教师,今年新增2人入选国家重大人才项目;首期八桂教育家摇篮工程圆满收官,并启动了第二期工程建设,加快培养更多基础教育名家大师。五是进一步弘扬了尊师重教风尚。加大每月名师宣传力度,启动了400名“自治区模范教师”评选,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
论坛要求,全区广大教师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经师”和“人师”统一的“大先生”。一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不忘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二要陶冶道德情操,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师风建设,始终把个人理想、本职工作与国家发展、人民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三要涵养扎实学识,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培养自身厚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技能、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积极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练就本事,锤炼本领。四要勤修仁爱之心,用心关爱学生,将爱生之心融于学生成长全过程,以仁爱之心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学校党委书记邓砚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的祝福和寄语。
论坛结束后,邓砚书记向全体教师致以节日祝福,并希望我校教师不忘初心、再接再厉,以名师名校长为榜样,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名师们热爱教育的情怀与坚守的故事让我深深感动,他们的教育经验使我深受启发,我要以这些优秀教师为榜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光和热。”聆听论坛后,基础医学院教师郭会娜说道。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向斌说:“从这些优秀教师的事迹中,我更加感受到了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光荣。我要向他们学习,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积极组织和开展素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躬耕教坛,潜心教学,努力为国育才。”
(图文/陈苗 编辑/吴秀娜 审核/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