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设备科工程师梁世波,迎来了自己的另一个身份——驻村第一书记。从工程师到第一书记,他迅速进入角色,深入一线,扎根基层,用行动诠释了为民服务的赤子之心。
夯实基层基础 建强村党组织
梁世波深知建强村党组织是重中之重,将党建融入基层工作才能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他将抓好村级组织建设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点和切入点,经常和驻村工作队一起组织村“两委”和党员干部召开会议,进行交心谈心,坚定发展信心,明确职责分工。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带领党员干部和群众切实做到“两个维护”。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党的组织生活制度,结合“五基三化”提升年行动,组织全村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不断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政治素质。
理清发展思路 推进强村富民
为摸清村里的实际情况,弄清楚村里需要发展什么、能够发展什么,梁世波深入农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实地调研村情,重点走访特殊人群并听取意见,广泛征求驻村工作队成员、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等群体意见并做思想工作。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代表大会、村知名人士座谈会等会议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激情和动能,结合弄工村资源优势,继续保持将砂糖桔种植作为弄工村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同时配合村两委积极引进广西鲜友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到弄工村种植四季柠檬产业项目320亩,截至目前对场地已平整完毕,并进行了打台。预计今年11月初开始全面铺开种植果苗,以点带面,带动农户共同致富。
创新工作方法 提升治理水平
驻村以后,梁世波深感必须创新工作方法才能有效提升治理水平。面对村中主要道路多弯且狭窄,路肩杂草遮挡视线的情况,梁世波定期组织人员义务清除村中主要道路的路肩杂草,并对村庄角落无人打扫的卫生死角进行清理,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改善了人居环境卫生,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他挨家挨户走访村里知名人士,做关键角色工作,积极发挥乡贤作用。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建立一名驻村干部结对一名村干部的帮带模式,提升工作能力。
真情付出行动 为民办实事
梁世波以时时放不下的责任感,不断强化大局意识、团结同事、关爱群众,工作上向同事、群众学习。利用3个月时间,他走遍了村里的每一个角落。通过日常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拉家常、聊发展”,对全村脱贫户、监测户、特困供养户、低保户进行全覆盖入户走访。

他和村“两委”积极组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党员群众的积极性。哪家春耕生产人手不够,志愿工作队二话不说,挽起裤脚走进田间;邻里之间有纠纷了,志愿工作队主动上门,耐心讲道理,做沟通,促成问题解决。驻村以来,共解决矛盾纠纷4起,帮扶慰问困难老人12次,帮扶资助困难学生1次,联系后援帮扶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组织优秀学生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1次,右江民族医学院红十字会专家下村义诊服务1次。
梁世波在心理上、身份上、语言上、工作上顺势而变,他早已从“外来人”向“村里人”转变。他深信,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
(图文/党委组织部(乡村振兴办) 编辑/麻霄汉 审核/杨承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