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元锋,现任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是右江民族医学院万千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他是幸运的,因为右医这个家,成就了他的一生。

1990年8月26日,20岁的覃元锋扛着一个木头箱,箱子里面装满牙膏、牙刷、洗脸巾、衣服等生活用品,背着一床打包好的被褥,只身一人坐着颠簸的汽车,从河池经过10个多小时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到达了陌生的边陲城市——百色。
“你终于来了,旅途劳顿辛苦了,我们赶紧坐车去学校。”来站接车的师兄让覃元锋记忆犹新,浅浅地微笑,脸庞有点古铜色,牙齿很白,眼里透着喜悦。师兄热心地招呼着他,帮他扛行李,与他拉家常……师兄的一言一行让他对未曾谋面的学校顿时产生了期盼与好感。是的,覃元锋终于来了,是第一次耳闻百色这个地名和右江民族医学院这所学校后满心好奇而向往的因缘果报。
与一个地方、一所学校结缘,是一颗种子落在一块肥沃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乃至长成郁郁葱葱的大树。
热,是百色给覃元锋的第一个印象,夏天一天要洗三次澡。冷,是第二印象,也是关于洗澡。“一到冬天,洗澡就成了大难题,不像女同学,运气好的还有男同学为她们提热水到宿舍门口,而我们则直接选择在澡堂,为缩短身体与冷空气接触的时间,一盆冷水囫囵吞枣般从头淋到脚,伴随一阵阵高亢的叫吼来转移冷水对身体的冲击力,为此我收获了‘澡堂歌神’的称号。”覃元锋满满地回忆道。“甜,是右医给我的特别礼物。学校里挂满的金色芒果,正好似母校要给我的铺满金光大道,还带着香和甜。”
“在第一节解剖课上,我半睁半闭着眼睛,现场参观人体解剖实验室。为此,当时曾经最爱的红烧肉,硬生生的大学第一年都没碰过。”
“临床检验学课堂,阳光穿过缺了一角的玻璃,落在杜诗库老师的额头上,脸上褶皱一清二楚,50多岁的教授,看着我们的眼神都还泛着光,他想把他脑中的知识,一股脑地全抛洒给我们。”
“化学课下课以后,实验老师带着我“开小灶”,研究时尚界的“摩斯”,顺便还灌装后出售,赚了点生活费。”
……
谈起在校的生活趣事,覃元锋如数家珍。
“大医精诚”校训是他入学时就记在心上的第一句话,而这一句话一直深深影响并激励着他。

新冠疫情肆虐之时,覃元锋已经从右医毕业到河池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了27个年头。2022年10月18日,接到河池市卫健委指令,河池市组建51人的援疆队伍赴新疆抗疫,由他带队前往。作为一个右医人、河池人,走到哪里,就必须把“艰苦创业 自强不息”的右医精神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河池精神”带到哪里,时刻谨记着“大医精诚”校训,最终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援疆任务。
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近年来,覃元锋多次获中共河池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授予的“优秀党务工作者”;2022年,获河池市“双拥”办授予“最美拥军人物”。
“我坚信必定‘桃李满天下,学子尽乾坤’,祝福母校建成广西乃至全国一等一的高等医学学府。”覃元锋坚信,右江民族医学院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在学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将会继续扬帆起航,实现“更大申博”目标,建设成为新时代区域性高水平医科大学。
(文/党委宣传部整理 图/覃元锋 编辑/麻霄汉 审核/杨承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