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江民族医学院首届脑血管疾病防治国际学术论坛暨百色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现场。
为进一步加强百色地区、周边省市、国内外神经病学工作者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百色区域神经系统疾病的诊疗水平,促进百色神经病学的发展,11月18日,右江民族医学院首届脑血管疾病防治国际学术论坛暨百色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第八次学术会议继续在我校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雪斌教授出席会议并作专题讲座。

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雪斌教授作《卒中后认知障碍研究新进展》专题讲座。

日本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医院院长阿部康二教授作《Vascular facto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专题讲座。

百色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副主任兼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李绍发教授作《运用BASIS技术处理ICAS病变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体会》专题讲座。

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技术骨干黄志志主任医师作《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的治疗策略》专题讲座。

重庆西南医院神经内科/重庆市市缺血性卒中介入诊治研究所主任医师陈康宁教授作《急性AIS大核心梗死研究进展》专题讲座。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帕克分校基础学院生物系副教授毛英伟博士作《Dissecting the role of CTNNB1/Wnt pathway in neurodevelopmental and brain diseases》专题讲座。

右医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商敬伟博士作《浅谈脑梗塞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专题讲座。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兼二病区主任蒙兰青教授作《规范的卒中康复流程和方案》专题讲座。
会上,李雪斌校长围绕卒中后认知障碍的概念与流行病学、PSCI发生的时间模式、鉴别诊断、卒中部位和卒中类型影响、病理生理学、危险因素、PSCI的管理、结论和展望八大方面作了题为《卒中后认知障碍研究新进展》的专题讲座。日本国立精神·神经医疗研究中心医院院长阿部康二教授、百色市人民医院脑科医院副主任兼神经内科一病区主任李绍发教授、百色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技术骨干黄志志主任医师、重庆西南医院神经内科/重庆市市缺血性卒中介入诊治研究所主任医师陈康宁教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帕克分校基础学院生物系副教授毛英伟博士、右医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教授商敬伟博士、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兼二病区主任蒙兰青教授分别以《Vascular factors for Alzheimer’s disease》、《运用BASIS技术处理ICAS病变合并血栓形成的临床体会》、《支架辅助动脉瘤栓塞的治疗策略》、《急性AIS大核心梗死研究进展》、《Dissecting the role of CTNNB1/Wnt pathway in neurodevelopmental and brain diseases》、《浅谈脑梗塞不同时期的治疗方法》、《规范的卒中康复流程和方案》为主题作了专题讲座,与大家分享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拓展了与会人员临床诊疗思路。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建敏教授致闭幕词。
闭幕式上,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黄建敏教授对本次论坛的精彩内容进行了总结,并衷心感谢所有授课专家及参会同道的支持。他表示,本次论坛学术内容丰富多彩,专家学者们结合自身临床工作经验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的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针对性强、实用性强、授课水平高,进一步提升了与会人员的理论水平、拓宽了他们的临床视野、增进了兄弟医院情谊,作为本次论坛的承办方,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致力于为各位专家同仁搭建一个高水平、大范围、多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为百色神经病学界彼此促进、共同提高提供载体,助理百色神经病学诊治水平更上新台阶,为百色地区广大群众健康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组织人事科科长兼神经内科重症监护病房主任兼百东院区神经内科主任简崇东教授表示:此次论坛是一场百色及周边地区神经病学的学术盛会,让我有机会聆听到许多国内外、区内外专家学者的精彩授课,各参会单位相互分享临床科研经验,共同探讨临床上遇的各种关注问题,大家互相学习,互通有无,为百色及周边地区脑血管病的防治共谋对策,贡献力量。同时,加强了我们与各医疗单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进一步提高大家的脑血管病的诊疗水平、促进学科优势互补、更好地开展脑卒中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德保县人民医院内科五病区主任王兴电副主任医师说:参加此次神经内科学术会议,让我拓展了自己的视野,每位教授的临床经验的分享、研究成果的分享,为我们基层医生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解决了很多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我们科室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通过这次学习和交流,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也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和需要提高的地方,在未来,我将继续参加这样有意义的学术会议,以更好地为自己的科室发展服务和为患者服务。
(文图/陈苗 编辑/莫军 审核/杨承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