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2023年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化学化工类专业委员会暨化学(化工、生化、药学、环境、材料)院(系)院长(主任)会议在我校成功举办。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厦门大学朱亚先,教育部生物学基础实验课程虚拟教研室成员、吉林大学汤海峰正高级工程师,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化学化工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科协副主席梁宏,广西高等教育学会化学化工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童张法,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谭盛葵教授,来自区内的广西21所高校化学(化工、生化、药学、环境、材料)院(系)负责人、教师代表及支持单位100多名代表参会。

开幕式现场

谭盛葵副校长致辞

梁宏教授致辞

童张法教授主持会议
谭盛葵副校长在致辞中对全区高校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发展历程、办学特色、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的建设等情况。谭副校长表示,此次会议的举办对学校的意义重大,是一次难得的、宝贵的学习机会。希望能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兄弟院校之间的科教合作,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引领地方行业产业发展重要力量,为区域经济社会繁荣的振兴做出我们的贡献。
梁宏教授介绍了化学化工类专业委员会的基本情况,并代表化学化工类专业委员会作工作报告。他指出,专业委员会要主动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企业技术创新要求,充分利用地方资源,发挥自身优势,为全区高校化学化工及相关学科的建设建言献策,进一步提高广西高校化学化工类学科领域的影响。

周立亚秘书长宣布广西高校大学生第二十四届化学化工类学术创新成果大赛结果


颁奖仪式
受专业委员会委托,周立亚秘书长作广西高校大学生第二十四届化学化工类学术创新成果大赛工作总结并宣布竞赛结果。本届竞赛全区共有24所高校、4000多名在校大学生参赛,评选出一等奖25项、二等奖38项、三等奖62项,优秀组织奖5项。颁奖嘉宾现场为获得奖励的高校颁奖。

厦门大学朱亚先教授作线上报告交流

吉林大学汤海峰正高级工程师作报告交流

广西大学秦祖赠教授作报告交流

右江民族医学院韦贤教授作报告交流
会上,厦门大学朱亚先教授以《以教研带动教改 促进教学高质量发展》为题作线上主题报告,朱教授对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新工科建设、教材建设和虚拟教研室建设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进行了总结,对西部高校如何结合地方特色开展化学教育相关教学研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吉林大学汤海峰正高级工程师以《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建设 助力生物学基础实验数字化转型》为题作主题报告,介绍如何利用数字化打造构建基于知识图谱的“生物学基础实验课”,打通“线上虚拟空间+线下实体空间”,形成教育教学研究新形态。随后,广西师范大学潘英明教授、广西大学秦祖赠教授、南宁师范大学苏炜教授、桂林理工大学何方教授、右江民族医学院韦贤教授分别就虚拟教研室的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学科专业建设等方面作了报告交流。
与会代表还就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及虚拟教研室建设等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会议同期,召开了广西本科高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广西本科高校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与会专家委员及代表们就委员会的现状和今后的发展进行深入探讨交流。化学化工类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周立亚教授作会议总结。
会议期间,全体与会人员还考察参观了我校西校区文化长廊。

合影留念
(图文/大通社记者 朱国松 覃瑶瑶 黄涵雯 欧琪琪 贺蓉 韦慧敏 肖静怡 潘燕融 朱杨敏 廖声月 周婕 莫可欣 张玉婷 岑贞昊 编辑/麻霄汉 审核/杨承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