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要闻>>正文
【聚焦教育教学 推进更大申博】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思政课”引领思政课实现“三大转变”
2024-05-13 09:10  


编者按: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实施“十四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我校“更大申博”攻坚年、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年、一流学科建设年。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学校将以此为契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宣传部将推出“聚焦教育教学 推进更大申博”系列报道,以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特色亮点,宣传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成就、新风貌,凝心聚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加强内涵式发展,充分发挥好“大思政课”育人作用,推动思政课教学实现“三大转变”。

构建“三位一体”育人机制,实现从“独唱”向“合唱”的转变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开门办思政课理念,与学校“三全育人”的各方面、各环节相互衔接、协调、联动,构建育人大格局,形成以“保障育人渠道畅通、促进育人课堂融合、实现育人链条绞合”为核心的“三位一体”联动机制和“育人共同体”。

“大思政课”育人体系示意图

保障育人渠道畅通。学院强化思政课课程群建设,形成“6+N”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有机衔接的思政课课程群。强化思政课教师身份,鼓励思政课教师充当“多面手”,既是“教书匠”,又是“引路人”,还是学生班级的班主任、学生社团的指导教师、学业成长的导师,“青马工程”的指导老师,课程思政的好助手。课堂思政与日常思政教育一体化,确保了育人渠道的畅通与融合;促进育人课堂融合。学院注重将学校小课堂、社会大课堂和网络云课堂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重构教学内容,增加实践案例,使思政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医学生,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育人链条绞合。学院通过学校党委设立的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思政课育人、课程思政育人等多组织链条,形成了从学校党委到党支部的党建组织链条,从教学组织到学科团队教研组织链条,从党校到社团的培训组织链条。这种多链条育人的合力,确保了育人工作的全面覆盖和深入实施。

畅通“知行合一”实践渠道,实现从“小课堂”向“大课堂”的转变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马克思主义学院注重课堂延伸,把思政课堂搬到更多现实场景中,让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认识社会、锤炼意志、积累经验,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统一起来,筑牢精神基石、夯实人生根基。

学院依托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把思政课与红色革命教育基地相结合,带领学生到粤东会馆、百色起义纪念碑、百色起义纪念馆等红色资源进行现场教学,引导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思政课与乡村振兴工作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农村,指导学生到田间地头讲微党课、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服务基层的意识和能力;思政课与医学实践相结合,带领学生到龙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特殊学校等地开展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思政课与爱国主义教育宣传相结合,围绕国家重大主题开展思政活动,开展“建党100周年”主题演讲、党的二十大主题演讲、两会主题宣讲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和社会责任感;思政课与“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相结合,引导学生走进百色市滨江小学、太阳花幼儿园等,实现思政教育“大手拉小手”的双向互动。

老师带领学生到百色起义纪念馆开展实践课活动

打造实践品牌育人特色,实现从“单点”向“多点”的转变

马克思主义学院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精心打造医德医法交融实践平台、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实践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育人平台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平台,形成“多点开花”实践特色。《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持续开展“我的青春我做主”演讲活动、禁毒宣传、宪法宣传、民法典宣传等实践活动,形成“与法同行,德法同馨”的实践品牌特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组利用线上线下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引导学生参观红色资源展厅、观摩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形成“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实践特色;《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组持续开展青春辩论赛、“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演讲、红色革命教育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形成红色教育与社团同伴教育有机融合的品牌特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组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抓手,持续开展“探寻红色故事”“中华文化是一家—参观右江民族博物馆”等实践教学活动,形成民族团结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的实践特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组引导组织学生读原著、悟原理,让学生认识真理、感悟真理力量,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形成了“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实践特色。

风正时济,自当破浪前行;任重道远,需快马加鞭。学院将紧紧围绕学校“更大申博”中心工作,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铆足干劲,开拓进取,坚持立德树人、铸魂育人,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立足大格局、用好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努力让思政课“立起来”“厚起来”“宽起来”“强起来”。

(图文/马克思主义学院 编辑/麻霄汉 审核/杨承锐)


关闭窗口
学校要闻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 07月03日
强化作风建设 筑牢纪律... 07月02日
凝聚湾区校友情 共谱发... 07月02日
我校召开西南民族医药... 07月02日
创新创业项目背后的科... 07月01日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 06月28日
凝心聚力 同心同行——... 06月28日
学校公告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5年... 04月15日
关于公布右江民族医学... 03月04日
关于组织我校研究生导... 07月01日
右江民族医学院关于授... 07月01日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5年... 06月27日
右江民族医学院招聘劳... 06月25日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5年... 06月21日
校内通知
关于征集第二批人工智... 07月02日
关于2025年医学教育课... 07月02日
2023、2024年年新增政... 06月30日
关于开展生命科学研究... 06月26日
人事处关于开展2025年... 06月26日
关于转发自治区科技厅... 06月25日
关于征集2025年度专利... 0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