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学校要闻>>正文
【青春耀基层 服务好家乡】以“热辣”青春追逐“滚烫”梦想——李雪斌校长在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致辞
2024-06-21 17:13  

6月21日上午,我校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活动。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李雪斌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以《以“热辣”青春追逐“滚烫”梦想》为主题,回顾了同学们在学校学习生活期间的历程,对同学们的美好未来寄予了殷切希望。他希望同学们无论身居何方,都要记得自己的根与魂,记得人民的重托、母校的期待,不抛弃、不放弃、“总要赢一次”,以“热辣”的青春去追逐“滚烫”的梦想。




“热辣”青春追逐“滚烫”梦想

—— 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的讲话


李雪斌 校长

2024621


尊敬各位老师、家长朋友,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岁月葳蕤,时光流转;凤凰花开,骊歌回响。

       今天,毕业时分,恰逢夏至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学校2024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这是一场见证同学们卓越成长、风采绽放的荣耀盛典。在这值得铭记和珍藏的美好时刻,我谨代表学校,向2024届的全体毕业生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和最美好的祝福!向一直以来潜心培育、关心支持大家成长发展的老师、亲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离别当下,草木人间;回首来路,尽是感慨。

       几年前,同学们怀着对医学的热爱、对知识的渴望、对理想的憧憬,从祖国四面八方来到红土地上、右江岸边,在右医逐梦奋斗,开启了新的人生旅途

这几年,同学们在民族复兴伟大征程中,见证强国伟业。你们生逢盛世,成长成才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共同见证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北京冬奥运动会成功举办的历史时刻;目睹了国家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历史壮举;亲身经受了抗击新冠疫情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这一切,都将成为大家与时代的共同记忆!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们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们迎来了属于自己最美好的时代!

这几年,同学们在自我超越和不懈追求中,书写青春故事。红船长廊、弘道池边,清晨的阳光迎来们朗朗诵读的身影;知新广场、田径场上,匆匆的脚步留下们奋进的足迹;图书馆里、实验室中,书香灯火陪伴们走过探索真理的时光。们当中,有981名同学在校期间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有313名同学考上了研究生,学校也有145名老师,在国内外知名学府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此外,还有18名同学响应国家召唤,参军入伍,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我由衷地感动,我为同学们的成长和进步感到骄傲,也为大家对未来的选择感到欣喜,我们每一位奋斗中的右医人都非常了不起!

这几年,同学们在学校高昂奋进前行中,共享发展荣光。今年是学校建校66周年,我们的成绩载入史册、我们的成就催人奋进。红色基因、历史文脉,铸就了今日右江民族医学院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责任意识,悬壶济世、心系基层的悲悯情怀,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注重实践、求真进取的务实作风,这四大精神品格。大家就读期间,学校获广西立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创新发展被纳入广西的十四五发展规划,并被自治区认定为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高校;我们获得国家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的突破,同时,国家一流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科研成果奖项均有重大突破,全校师生在国家级和自治区级的大赛中获奖项屡创历史新高;学校筹资1.3亿完成学校西区建设,投资6.4亿元完成百东新校区一期工程,15亿建成1200张床位的直属附院百东院区,此外,还新增1所直属附属医院;五年来,学校办学规模翻了一倍,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升,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大幅度提高,我们更名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右医梦,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正一步一步地变为现实。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们每一个人都将为母校感到荣耀和自豪!

同学们,

山河远阔,前路浩荡;临别之际,再叙情长。

我们的校园课堂已经告一段落,但是大家的人生课堂才刚刚开始。我们还得继续努力,在知史阅世、安身立业的大课堂中汲取人生智慧,锤炼过硬本领,长成为经世栋梁之材。别,我还有三句话想送给大家:


1

不坠青云之志,争当挺膺担当、堪当重任的时代新人


       作为校长,我有些担心,担心大家当初的理想还在不在,担心大家的信念还坚定不坚定。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五四运动10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五四前夕寄语我们广大青年,要继承和发扬五四精神,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中展现青春作为、彰显青春风采、贡献青春力量,奋力书写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青春篇章。今年,还是黄文秀同志牺牲五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时代赋予了我们艰巨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靠前的姿态勇立时代潮头,主动挑起时代大梁,不贪恋沃土、不嫌弃贫瘠,把身姿摆直、把步伐摆正,以滚石上山的精神状态到民族地区锻炼,敢于到广大基层吃苦,磨砺时不我待、久久为功的意志,在狂风暴雨来临之时能够奋不顾身喊出跟我上”“有我在”“让我来的响亮口号,真心扎根、用心生根,把挫折之变为成长之、收获之

同学们,

再过二十年,到新中国成立100之际,我们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过去,我们的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现在,我们的老一辈用心血和汗水将一个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中国交到了你们的手。再过二十年,年轻的朋友们,我们应该还能够再相会。我愿大家,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希望同学们,能深深扎根祖国大地,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右医精神,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向、与人民同行,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播者、实践者、推动者,成为能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2

把握医学温度,争当精于医术、诚于人品的人间大医


       作为师长,我有些忧虑,忧虑大家是否已经有了真才实学,是否真正练就了一身本领,能否下山仗剑走天涯。

       当今,现代医学在科技创新和学科交叉的推动下,创新发明了CT、核磁共振,再到手术机器人、微创机械、人类基因组等一系列高科技手段来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这两年Chat GPT的爆火,以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的运用,使我们在疾病预防、治疗和健康方面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然而,现代技术的快速发展并没有同步地拉近医者和患者之间的距离。医学是面对生命的科学,它应该是有温度、有情怀的。在我们的医学教育当中,虽然教会了大家医学的十八般武艺,但恐怕人文教育这一环还是比较薄弱,人文教育在医学教育方面或许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现代医学的发展与人文密不可分有时,去治愈,是医者的使命;常常,去帮助,是职责的延伸;总是,去安慰,是人性化的关怀……美国医生特鲁多的箴言所提及的,不仅是对素养的要求,也是对精神的呼唤。古希腊医学家希波克拉底也曾说过:医术是一切艺术当中最美和最高尚的。优秀的医者需要具备一双翅膀,一只是精湛的医疗技术,另一只是厚重的人文情怀。我们的医者,不应该只是单纯地依赖技术,更要怀有悲天悯人之心,做到时刻关心病人,进入他们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如今,现代医学模式已经从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我们必须全面、整体、综合地,去对待人的健康和疾病。在智能医学的时代,要求我们在强调科技对于维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同时,更加重视对于人的尊严、自主性、道德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关注与维护。我们努力让病患活下来,同时还要活得有尊严,并支持生命的意义,这才是医学的存在理由和终极使命。

同学们,

作为一名未来的医务工作者,希望大家时刻牢记医学的初心使命,守医德、正医风、弘医道,护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我们要学习和掌握,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精髓,进一步弘扬大医精诚校训,争当精于医术、诚于人品的人间大医,让医学人文之花,在我们的路上,更加美丽地绽放!


3

秉持崇德向善,争当积极乐观、向阳而生的追光之人


       作为长辈,我非常和牵挂,毕竟我们之间,已经结下了三年、四年甚至五年的情谊。

       每当此此景,看到大家即将坐上那朵离家的云霞,飘去无人知晓的天涯,在我心中总有那种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的不舍和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牵挂。几年相伴,一生情缘,离家的孩子总是让人牵挂,我总是担心:在纷繁复杂的未来社会里,年轻的们是否能够沉着应对;在漫长无涯的医学道路上,任性的们是否还能够坚定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这几年,我们右医的师生当中涌现出了一批道德模范,像全国优秀教师王金花老师,她带领科研团队深入少数民族聚居地,开展疾病防治研究,有效提升了广大基层百姓的生命健康质量;广西教学名师、国家一流课程负责人黄秀峰老师,从医从40年,将毕生心血挥洒在三尺讲台,同事们都非常叹服她是雷厉风行的女超人,同学们则亲切地称她知识渊博的天使妈妈“全国首届百名人文医生”潘兴寿老师,作为心内科专家,坚持每天与病人“零”距离接触,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需求为导向,用丹心妙手托起了无数心脏病人“心”的希望;后勤基建处的卢笛老师,先后三次在动车上伸出援手,及时挽救了突发疾病乘客的生命;最美宿管何永军大哥,每天坚持学习外语,给留学生讲述右医故事,让他们感受到一般的温暖;2022级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凌佳佳同学主动捐献骨髓,入选全国青年学生运动会火炬手;还有,我们的罗尚政、韦文荣两位研究生被评为2022年百色市身边好人,同时入选2023年中国好人榜等等。我们当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老师和同学,他们广受社会赞誉,不但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过硬的医学本领,更有着顽强的拼搏意志,积极乐观、奋发有为、向上向善的道德风范。

同学们,

面对未来,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

      我由衷地祝福,每一位同学都能平平安安、万事顺遂、一路风景、一生芳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太可能一辈子做到遥遥领先;我们每个人,都只是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之人。但是,每一份平凡的工作,都能创造不凡的社会价值;每一位平凡的人,都能书写非凡的人生篇章。我们98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唐驰校友从基层做起,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主动担,疫情期间,他带领南宁市卫健委全体干部职工奋战在抗疫一线,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并作为代表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我们03级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阳长征校友虽然家境困难,但在求知的路上,不断钻研,毕业后先后考取硕士、博士,并进行博士后研究,现已是知名“双一流”大学的博士生导师;还有,更多的毕业生像我们13级临本全科班的范文凤校友,规培结束,便毅然回到家乡、留守基层、建设乡村,让贫困村成为远近闻名的美丽乡村;建校以来,我们已经有8万多名学子从学校奔赴广大基层和民族地区建功立业,其中在百色、河池、崇左3个壮族聚集区的医务人员中占比达82%,用人单位对学校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5.2%,助力西部地区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平均有3.7名定向全科医学生,每万人有2名全科医生的目标,为全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接受平凡,是成长的起点;创造非凡,是逐梦的远方。今年春节,《热辣滚烫》这部贺岁非常火,相信很多同学也看了。我觉得,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让人捧腹大笑的喜剧,更是一部深具内涵、充满启示的作品,它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困苦不如意时,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去直面挫折,克服困难,从而改变自己的命运。希望同学们要相信否极泰来,无论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能保持自己的本色,坚定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的恒心,保持把每一件小事情做好就是大事业的匠心,逆风飞翔、向阳而生,向着光、追逐光、成为光,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同学们,

折柳别歌,乘风好去;长空万里,梦想启航。

无论身居何方,我们大家都要记得自己的根与魂,记得人民的重托、母校的期待,还有老师的叮嘱。希望大家带着母校的爱和眷恋,带着亮亮的眼睛、甜甜的微笑、清澈的心灵、柔软的内心和气定神闲的步伐,不抛弃、不放弃、总要赢一次,以热辣的青春去追逐滚烫的梦想!

希君生羽翼,一化北溟鱼,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请记,在追梦、圆梦的路上,母校永远是大家的心灵驿站和精神家园。


期待大家踏歌而行,一路芬芳,常回家看看!

只要心在,母校就在;只要你来,我们都在!


      同学们,再见!

      谢谢!



关闭窗口
学校要闻
凝聚湾区校友情 共谱发... 07月02日
我校召开西南民族医药... 07月02日
创新创业项目背后的科... 07月01日
学规定、强作风、树形... 06月28日
凝心聚力 同心同行——... 06月28日
锚定新目标 展现新作为... 06月27日
自治区职称工作指导服... 06月27日
学校公告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5年... 04月15日
关于公布右江民族医学... 03月04日
关于组织我校研究生导... 07月01日
右江民族医学院关于授... 07月01日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5年... 06月27日
右江民族医学院招聘劳... 06月25日
右江民族医学院2025年... 06月21日
校内通知
2023、2024年年新增政... 06月30日
关于开展生命科学研究... 06月26日
人事处关于开展2025年... 06月26日
关于转发自治区科技厅... 06月25日
关于征集2025年度专利... 06月25日
关于开展第二届广西医... 06月24日
基础医学院2025级新生... 06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