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握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的时代机遇,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和大健康重大发展战略,加大医学相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结合区域性国际医学人才培养基地建设,不断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提升学校国际办学能力。

国际学生招生现场。
深化对外交流合作,服务学科建设
我校与菲律宾克里斯汀大学、泰国清迈大学、孔敬大学签订项目合作意向书,积极推进教师互访交流和学生联合培养项目;与泰国清迈大学、马来西亚玛莎大学共建国际科研合作平台5个、科研合作项目12项,累计投入国际科研合作经费50万元;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共7场,受邀开展科研学术报告的外籍专家学者30多名,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的学生多达350名。2024年,我校成为卫生健康领域广西唯一入选“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的高校。

我校与清迈大学开展科研平台合作。
打造“留学右医”品牌,培育多元校园文化
学校高度重视来华留学教育工作,将发展来华留学教育事业作为提升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营造多元开放校园文化、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与国际视野的重要途径。学校历年招收和培养来自亚洲、非洲等20多个国家的国际学生800多名,目前在校国际学生284人,招生规模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不断完善临床、基础、口腔、护理、药学等专业的培养方案,推进二级学院为主体的国际学生培养机制,学校于2021-2023年连续三年荣获“广西高校来华留学教育优秀单位”称号。印度籍国际学生获教育部第六届“我与中国的美丽邂逅”来华留学生征文暨短视频大赛优秀奖。

我校连续三年获得“广西高校来华留学教育优秀单位”。
拓展合作办学,多措并举培育国际化师资
学校制定人才强校战略,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实施优秀教师出国留学计划。2018年至今共选派174名优秀师生赴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目前已有52名博士毕业并获得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认证。创新国际化师资培育模式,2023年选派3名优秀毕业生赴国(境)外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将返校工作,实现医学人才培养和师资培育关口前移,为广西高校中师资培育的创举。近三年有5位教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资助访问学者资格。聘请外籍教师、客座教授16人次。通过开展联合办学、合作办学等方式,增加博士生导师储备,我校共有3名教授获聘菲律宾克里斯汀大学博士生导师,28名教授获得马来西亚玛莎大学第二博士生导师资格。

我校就读清迈大学的博士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搭建交流平台,开阔学生国际视野
为拓宽学生国际视野,提高对外交流能力,学校积极与国(境)外大学搭建学生互访交流平台,近三年共选派138名优秀学生赴泰国孔敬大学、中国澳门大学、中国香港大学等国(境)外高校进行短期课程学习、医学实践和文化体验,感受医学专业国际发展前沿,开阔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国际交流层次,培养创新型国际化人才。

我校学生赴孔敬大学交流学习。
(图文/国际合作与交流中心 编辑/陈苗 审校/杨承锐 核发/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