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们一起种这棵树。”两个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学生,一个在扶正树干,一个在用铁铲往树坑里填土,“等到我们要毕业的时候,这棵树一定会长出果实。”她们抬来一桶水,给刚种下的树苗浇水,满心欢喜地说:“石榴树,石榴果,让我们各族人民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这是前不久,学校举行的植树节主题活动中的动人一幕。


3月12日,我校组织开展了一场主题为“同心共植团结林 润心耕耘幸福园”的植树活动,图为同学们身着少数民族服装参与到植树活动中。
作为全国唯一一所民族医科院校,学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民族文化“四进”(进校园景观、进课堂、进宿舍、进主题活动)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获得“百色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荣誉称号。在第47个植树节到来之际,学校把民族团结教育、劳动教育融入植树节活动中,开展“同心共植团结树,润心耕耘幸福园”的主题活动。
在百东校区的“右江民族医学院润心耕耘田”里,老师和学生在划好的“责任田”一起植树,有石榴树、桃树、三角梅等,劳动现场热火朝天。“我们种的每棵树都有各自的含义:石榴树意蕴着民族团结,桃树意味着桃李满天下,三角梅代表着红火美好。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师生共耕他们的‘责任田’,达到了共筑‘美校园’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许世华介绍说。

同学们在“凉亭故事会”里举行少数民族故事分享活动。
在植树的间歇之际,同学们聚集在“凉亭故事会”里举行故事分享活动,由少数民族同学讲述本民族传统文化故事和环保知识故事。来自临床医学专业的黄同学与同学们分享她家乡的瓦氏夫人的抗倭故事。她讲述说,瓦氏夫人是壮族的骄傲,她带领几千子弟兵,奔袭几千公里,到达浙江嘉兴抗倭,奋勇杀敌,屡立战功,成就了一段保家卫国的传奇,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李雪斌书记、黄龙坚校长等校领导前来参加植树活动。“全民植树增绿,共建美丽中国,是总书记的明确要求。”李雪斌说,“本次活动主要有种植‘同心树’、共筑‘美校园’、认领‘责任田’、共建‘心愿墙’等内容,学校以此次植树节活动为契机,把植树与育人结合起来,把种树与民族团结教育结合起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李雪斌表示。

同学们在“心愿墙”上留下自己的心愿。
在植树区的一角,建有一面“心愿墙”,同学们纷纷在上面贴上自己的心愿,“希望我们的校园充满绿色,民族团结之花永远绽放!”“愿同学们在这片充满爱的校园里茁壮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文/黄宏春 图/杨钰敏 罗依云 编辑/莫 军 审校/麻霄汉 核发/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