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共享基金会、老挝卫生部共同实施,由我校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8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共享基金会广西第十批援老挝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医疗队”圆满完成在老挝的医疗任务,于3月30日凯旋。

欢迎仪式现场
4月2日上午,我校在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总院区门诊六楼会议室为8名医疗队员举行欢迎仪式。学校党委书记李雪斌出席仪式并讲话,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政领导班子成员和各行政职能部门负责人、眼科、手术室医务人员代表等参加欢迎仪式。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黄照河主持仪式。

学校党委书记李雪斌出席欢迎仪式并讲话
李雪斌在讲话中代表学校领导党政领导及全体教职员工,向援老挝医疗队表示了深切的问候、热烈的欢迎和崇高的敬意。他指出,在过去的42天里,医疗队员们远赴老挝,克服了语言障碍、气候差异等困难,以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帮助老挝当地白内障患者复明,赢得了老挝民众的广泛赞誉和尊敬,是全校干部职工、医护人员学习的榜样。李雪斌希望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援老挝医疗队员和医务人员继续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医疗援助工作,为各国人民群众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推动健康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主任梁高华博士汇报共享基金会广西第十批援老挝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医疗队援外医疗工作情况

共享基金会广西第十批援老挝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医疗队队员潘梁分享援外医疗工作体会
欢迎仪式上,援老挝医疗队队长梁高华分享了这次援外医疗任务的成果和感受。在为期42天的医疗任务中,全体医疗队员们同心协力、耐心接诊、解释病情、指导治疗,充分发挥眼科专业特长,在完成每日的白内障手术工作外,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老挝基层开展眼健康宣教及义诊筛查工作。在26个手术日中共实施539台白内障复明手术,其中60岁以上患者比例高达80%以上,医疗队针对老挝高龄白内障患者多、大部分患者手术难度较大等特殊情况,快速调整手术细节及技巧,始终保证手术质量与安全,术后患者视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梁高华表示,尽管面对不少难题,但大家都觉得工作很有意义,尤其是患者重获光明,开心地拥抱医疗队员表示感谢的时候,不仅是对医疗队努力的肯定,更是中老两国人民深情厚谊的生动见证。

学校党委书记李雪斌、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院长韦忠恒为医疗队队员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
学校党委书记李雪斌、我院院长韦忠恒分别为医疗队员颁发了荣誉证书和纪念品,感谢队员们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精湛的医术,圆满完成此次援外医疗任务,充分展示了中国医者的良好形象以及我院眼科医疗领域的实力。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医疗队队员为当地患者实施手术
据悉,共享基金会广西第十批援老挝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医疗队由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主任梁高华博士担任队长,成员包括韦日章、陆丽丽、潘梁、黄海霜、马文菲、尹毅娟、罗小英。在为期42天的医疗援助任务期间,医疗队员们在项目驻地医院——老挝万象103军医医院为白内障患者送去“光明”。每天,医疗队员们先为前一天完成手术的患者复查,做好术后宣教及指导用药;随后,便开始当天的白内障手术工作,为预约了手术的患者进行术前筛查、术前检查、实施手术、术后检查、眼健康科普等。此外,医疗队还定期与当地医院眼科医护人员进行交流指导,促进双方医疗水平提升。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医疗队队员为当地患者检查眼睛
“作为一名年轻医生,此次参与援外医疗队工作的经历让我获益良多,医疗队员与共享基金会工作人员、当地志愿者、患者心连心,用真心对待每一位患者,也收获了他们的真心感谢。在此期间,我不仅得到了宝贵的专业锻炼,也收获了珍贵的友谊,让我对援外医疗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谢这段宝贵的经历,让我能为他人带来希望与健康。”医疗队队员代表潘梁说道。

欢迎仪式合影
每双重见光明的眼睛,都是民心相通的桥梁。共享基金会广西第十批援老挝消除白内障致盲项目医疗队的凯旋,不仅是他们个人的荣誉与自豪,他们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为中老两国人民架起了友谊的桥梁。
(文图/王瑞文 编辑/刘东亮 一审/王东栋 二审/陈文成 审校/杨承锐 核发/杨承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