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交流活动在天津举办。作为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校代表,我校相关负责人参与了此次活动。会议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指导,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来自全国300多所学校及教育部门的专家代表,围绕校园急救教育体系构建、实践创新等议题展开深度交流。
会上,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乔盛在会上指出,急救教育是守护师生生命健康的关键防线,未来将进一步深化校地协同,以标准化、专业化为导向,完善校园急救教育生态,为健康中国战略贡献教育力量。
北京市、宁夏回族自治区、江苏省教育部门代表,分别从“数字赋能急救教育”“民族地区特色模式”“区域化资源共享”等角度,介绍了各地试点工作的创新路径。我校重点关注到兄弟省份在“急救教育与学科融合”“校园应急演练标准化”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为后续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清华大学、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代表围绕“科技赋能急救培训”“校企协同育人体系”“急救课程标准建设”等主题分享成果。其中,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对《校园急救设施设备配备规范》的深度解读,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急救设备标准化配置的实施路径,对我校优化校医务室、应急物资储备等工作具有直接借鉴意义。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卫生健康教育处处长樊泽民在总结中指出,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已开展4年,首批、二批、三批试点校在课程开发、师资培训、应急能力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鼓励各校以“为公众利益而行动”的信念,持续深化实践,扩大急救教育覆盖面。

我校获评全国急救教育试点校,既是荣誉更是动力。作为试点校之一,我校将借鉴各地先进经验,重点推进急救课程与学科融合,持续优化教育内容、拓展实践场景,为师生生命安全构筑更坚实的防线,让急救知识成为校园里的“必修课”与“安全盾”。
(图文/卢笛 审校/郑学森 编辑/麻霄汉 核发/黄宏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