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百东院区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揭牌仪式
科技创新医学、科技提升质量,科技造就健康新活力,2023年7月19日上午,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在该院百东院区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医院学科发展建设迈入了新征程,一大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将在平台上不断孵化,为医院高水平科研团队和重点实验室建设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右江民族医学院科技处副处长林世科,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林栩、副书记杨发奋、副书记陈文成、副院长潘征、纪委书记梁楚晗、副院长蓝常贡、副院长邓益斌、总会计师覃灵艳和医护人员代表到场为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揭牌。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林栩致辞
揭牌仪式上,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党委书记林栩在致辞中强调,医学科技产业是促进医疗服务水平提高的重要支撑,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的成立启用,不仅为医院临床科技创新和应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对于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推进科技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带动百色乃桂滇黔三省交界区医学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让老区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国内先进的医疗科技成果。林栩希望医院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中心团队要主动对标对表国家级科研平台,创新管理体制机制,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成果转化为目标,不断提高研发和成果转化能力,全力建成高层次科研平台,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和区内外先进科研机构团队进驻,加快高水平科技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产出转化,助力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服务学校“更大申博”战略需求。

右江民族医学院科技处副处长林世科致辞
右江民族医学院科技处副处长林世科在致辞中指出,附属医院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在百东院区揭牌启用工作得到了学校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科研实力决定医院品质,科学研究是我们作为知识分子的必然属性,是大学附属医院的必然属性,也是体现医院先进性的必然路径。林世科希望附属医院继续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以平台为起点,以高层次科研团队为抓手,冲击更高规格、更高层级的科研项目立项,同时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更多GCP项目,深化与医药企业合作,进一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积极为学校、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邓益斌主持揭牌仪式

据悉,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百东院区科技创新与转化中心位于行政科研楼,共有四层,建筑面积约6800㎡,是桂滇黔三省交界区配置最为齐全、设备最为先进,集教学、科研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公共服务平台,中心包含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广西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基础研究与转化重点实验室、广西壮族自治区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生物医用材料工程研究中心)、4个广西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中心设有公共技术平台、分子生物学技术平台、分子免疫学技术平台、细胞生物学技术平台、形态学技术平台、纳米核酸材料实验平台、生物力学实验平台、生物材料技术平台组织病理学技术平台、PI实验室、生物样本库、电镜实验区、动物房饲养区、动物手术操作室等,同时平台配备有健身房、咖啡厅等娱乐休闲活动区。配备有二代高通量测序系统、小动物活体三维断层扫描(Micro-CT)、全自动多模态激光成像分析系统Leica-MICA、组织脱水机、细胞3D打印机、材料3D打印机、微滴式数字PCR仪、荧光定量PCR、原子力学显微镜、高效液相色谱仪、正置荧光显微镜、全自动活细胞成像系统、Quantum GX2成像系统、倒置荧光显微镜、细菌分析仪等大型仪器设备,能够充分满足医院科研实验及临床医学研究的需求,为医院的科研队伍建设、临床研究和研究生教育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公共实验区

动物实验区

美国illumina MiSeqDx二代测序仪

美国PerkinElmer活体小动物三维断层扫描(Micro-CT)Quantum GX2成像系统

全自动多模态激光成像分析系统 Leica-MICA

全自动智能活细胞成像系统

微滴式数字PCR仪

形态学技术平台
(文图/覃恋枫 编辑/刘东亮 审核/王东栋 发布/莫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