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衿之志,履践致远。7月21日至23日,大学生通讯社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学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何志川、理论科麻霄汉等老师的带领下,分别前往凌云县泗城镇、加尤镇和伶站瑶族乡,开展主题为“奋进青春正当时 乡村振兴谱新章”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旨在积极响应团中央关于“开展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号召,深入基层,了解群众,在实践中培养青年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积极助力乡村振兴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哇,好美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农村旧貌焕新颜。平坦宽阔的水泥路向远方延伸,一个又一个的隧道和桥梁穿山跨岭,大山不再成为人们出行的障碍;家家户户也都盖起了漂漂亮亮的小楼房;党群服务中心配套的基础设施完善,还有许多娱乐设施;看病也不再成为村民的难题,村容村貌的颜值都大大提升了。”看到农村变化如此之大,莫同学感叹道。
学习急救技能,预防突发事件
21日上午,大学生通讯社乡村振兴促进团一行来到凌云县泗城镇镇洪村,开展关于科普医疗知识以及宣传乡村振兴知识的活动。

活动期间,团队成员们通过向村民们播放七步洗手法、巴氏刷牙法的操作等科普视频,以及现场示范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教学方式,宣传卫生安全及防范避险知识。
村民们通过听、看、学的方式,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增长了应急救护知识,学会了应急救护技能,增强了安全意识和应急应变能力,有效营造了公众自救互救的良好社会氛围。大家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这次科普宣传,丰富大家急救知识,让急救知识走进乡村,不断提升大家的卫生安全意识和预险急救水平。
问卷调查满意度,看监测户怎么说
为了让村民更多地了解国家在乡村振兴中的普民政策,宣传城乡医疗保险、补贴报销制度等知识,21日至22日,促进团分别在泗城镇镇洪村和加尤镇央里村,以走村入户的形式开展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乡村振兴的看法想法,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和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满意度。

问到生活质量的改变,监测户黄某说:“最近这几年,镇上的环境、交通、卫生等方面条件越变越好,有时候还会有医护人员到镇上开展义诊,我对现在的生活特别满意,也希望家乡能发展得越来越好。”生活的幸福美满让村民们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这也体现出乡村振兴战略实实在在地让落后的乡村发展了起来。
从监测户村民口中,我们了解到村干时不时会来家里看望,了解生活情况,是否存在困难,有什么需要组织解决的问题,村医也会定时入户检查村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如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肺结核、精神病这四类慢性病的,每季度至少入户一次。
在采访结束后,乡村振兴团成员们给村民们发放了关于疾病防疫的宣传手册,目的是向村民普及更多的健康理念,倡导大家养成良好卫生习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
开展浩坤研学体验,深刻领会乡村振兴
23日上午,乡村振兴团成员们来到伶站瑶族乡浩坤村开展研学活动。在活动开始之际,乡村振兴团来到浩坤村史馆,了解到浩坤村由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等发展历程,切身感受到浩坤村群众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生活越变越好。

通过浩坤村史馆内的文献记录与图片,我们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性与正确性,明确了此次研学活动的对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作用,这有助于传承乡村振兴精神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少有担当多壮志,青春聚力正当时。大学生通讯社乡村振兴团以“我们是右江民族医学院乡村振兴促进团,知之深,乡村振兴走基层;行之实,青年聚力正当时。”的铿锵口号结束了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但积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将永远延续。
在本次实践活动中,队员们深切地体会到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一代的力量,青年一代的朝气、才气、正气已然汇聚成吹拂广袤乡村大地的浩瀚新风,他们坚定信念,将积极投身于祖国需要的地方,不负青春、不负国家,共同助力乡村振兴。
(文图/大通社记者团 欧文玲 莫惠岚 罗泽龙 温秋琼 和星雨 编辑/麻霄汉 审核/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