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25日,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在总院区外科五楼多功能厅举办自治区级医学继教项目《桂滇黔三省交界区儿科临床护理科研与创新能力提升班》《第一届儿科护理临床实践新进展培训班》,邀请区内外儿科护理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红城百色,共同探讨交流儿科护理专业研究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通过开展科研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桂滇黔三省交界区儿科护理人的临床护理业务能力和科研水平。

本次培训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有20多家区内外医疗机构的近200名代表参加培训,培训班课程同步在护理公开课平台转播,参与热度高达5万+。我院覃灵艳总会计师、百色市护理学会理事长黄芳艳教授出席开班仪式,我院护理部副主任陈玉科主持开班仪式。
24日上午,我院覃灵艳总会计师在开班致辞中向长期以来支持医院建设和发展的广大护理同仁们表示衷心感谢,并介绍了医院儿科建设发展、人才培养、科研教学等情况以及医院儿科护理队伍建设成效。覃灵艳总会计师指出,此次培训班旨在推动儿科护理事业发展,促进儿科领域学术交流,提高儿科护理人员临床护理科研能力及实践技术创新水平,不断加强本地区及其周边地区儿科护理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以本次学术活动为契机搭建区域儿科护理学术交流平台,为优秀人才提供展示技能、提高水平的机会。希望全体参会学员充分利用平台的专业团体作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引导儿科护理人扎根一线,在工作中开展护理研究,提高儿科护理人的学术水平和护理技能。覃灵艳总会计师勉励医院儿科护理团队在今后要加强沟通和交流,以平台为桥梁加强与兄弟医院的交流学习,积极发挥我院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的优势,带动本地区儿科护理服务能力的进步。
培训班先后邀请了百色市护理学会理事长黄芳艳教授、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护理部主任姚文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西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智英、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护理部主任顾莺、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护理部副主任彭文涛、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副主任韦琴、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学院儿科教研室主任陆青梅、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农圣博士和我院护理部副主任陈玉科、新生儿科护士长林梅、儿内科一病区护士长黄秀萍、儿内科二病区护士长黄芝蓉、PICU副护士长黄晓晓、PICU专科护士罗艳妮硕士、PICU专科护士安丽巧,我院百东院区儿科副护士长马妮妮等16位专家,分别作了《基层医院专科护士的培养和职业发展》、《大数据时代儿科护理研究热点与选题》、《系统评价与 meta分析》、《护理定量研究的证据级别及案例分析》、《循证护理证据的获取》、《临床护理科研选题的思考》、《早产儿围出院期管理专家共识解读》、《干预性研究论文的写作思路及要点》、《基于循证思维的儿科护理研究设计与实施》、《儿科临床护理教学中课堂有效教学的基本技能》、《儿童用药及风险管控》、《医院高质量发展下儿科护理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健康科普的创作与传播》、《横断面调查类文章撰写思路》、《基于循证实践的早产儿CPAP所致鼻损伤的预防及处理》、《儿童急诊常见病症识别及处理》等专题讲座。
在培训过程中,学员们认真听讲、积极提问,和专家展开了良好互动。专家们全方位地解读了护理科研的多视角、多方面内容,整体培训实用性、针对性强,有助于解决临床护理工作者在科研创新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获得了学员们的一致好评。
经过为期两天高效紧凑的学习和交流,11月25日下午,培训班圆满完成各项任务顺利闭幕。此次学习班内容丰富,为桂滇黔三省交界区的护理人员搭建一个学术交流的平台,丰富护理服务内涵,拓展护理服务领域,推动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的协同融合,进一步促进护理学科与专业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据悉,我院儿科是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广西妇幼健康重点学科,目前总院区、百东院区开设有儿内科一病区、儿内科二病区、百东综合儿科、儿童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病区、NICU病区、儿童保健康复病区、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我院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开设2年来先后对42例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成功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移植,意味着地中海贫血等更多的血液病患儿在本地区就能够得到及时、有效、优质的医疗救治。在学科高速发展的同时,我院儿科护理队伍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拥有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学历4人,在读硕士7人。近年来,我院儿科护理团队先后主持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教改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31项,校级教改课题3项,发表多篇论文,其中SCI论文、中文科技核心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2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6项,开展院内新技术31项。
(文图/王瑞文 二审/刘东亮 三审/王东栋 发布/莫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