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我校语言文化学院李培隆教授团队翻译的《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实践》英文版(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Medicine: Theory and Practice)由苏州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文版原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王凤兰教授历时十余年调研、编撰而成的学术著作,是我国系统研究传统医药非遗保护的重要学术成果。该译著全书35万余字,由李培隆教授牵头,团队成员包括副教授王秋媚、李金艳以及青年教师梁舒旻,翻译工作历时三年完成。

近年来,我校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医药学科优势,聚焦民族医药传承创新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积极整合校内外资源,搭建跨学科翻译与科研平台。据悉,该翻译项目旨在响应国家“加强中医药国际传播”的号召,传播中国中医药文化,促进跨文明对话。翻译团队在确保学术严谨性的同时,特别注重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文化适应性,针对“经络学说”等专业术语的转换以及传统医药文化内涵的阐释等方面,开展了多轮研讨和专家审校,力求为国内外读者呈现既忠实原著又符合国际阅读习惯的优质译本。
李培隆教授表示:“翻译不仅是语言的桥梁,更是文明的对话。我们期待通过这部译著,向世界展示民族医药非遗文化,为构建人类健康共同体贡献东方智慧。”此次译著出版,既是我校服务国家中医药“走出去”战略的新成果,也是翻译学科建设的标志性进展。未来,学院将持续推进民族医药文献翻译实践与研究,依托民族医药特色优势优化翻译人才培养,助力更多民族医药文化精品走向世界。
(文图/语言文化学院供稿 一审/李稚琴 二审/李金艳 三审/谭会恒 发布/莫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