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由广西药学会主办,右江民族医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承办的广西药物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暨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我校召开。
25日上午9:00,开幕式在百城校区5栋101学术报告厅举行。广西药学会秘书长黄瑞松、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谭盛葵出席开幕式,广西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参会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会人员应邀出席,我校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领导以及部分师生代表参加大会。开幕式由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郭蕊主持。

研讨会现场。
谭盛葵副校长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祝贺广西药物流行病学新一届专委会产生,希望全体同仁加强流行病学研究的交流,开拓科研视野,推进学科专业课程协同发展,加强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发挥基础研究深厚学科交叉融合的优势。最后祝愿广西药学会药物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蓬勃发展,祝广西公共卫生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右江民族医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谭盛葵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
广西药学会秘书长黄瑞松在致辞中说:“这次会议邀请了一些名专家作学术讲座,让他们用经验和多年积累的技术对我们今后的工作进行指导,提高我们的专业水平。同时,我们也得到了济川药业和深圳康泰生物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希望能和企业加强合作。”

广西药学会秘书长黄瑞松致辞。
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李海在致辞中表示:“在学科建设方面,我们要共同努力,推动中国流行病学学科体系的完善和发展,加强人才培养,要扩展研制的频率,关注药物医疗的研发、监管、使用、环节的安全性能研究,去探索如何更好地结合大数据人工制造方面的技术去提高药物医疗研究的精准性。最后积极加强区域内外学术交流合作,推动项目进程研究成果的共享。”

李海教授致辞并作《乙肝疫苗免疫和乙肝病毒感染诱导NK细胞训练免疫记忆反应》的专题报告。
会议期间,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中心莫毅、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理事长王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廖柏明、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郑景山、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詹思延、广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李海、广西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杨柯、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荣臻等8名专家教授在5栋101学术报告厅分别作了《疫苗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疫苗临床研究终点的设定及影响》《慢乙肝临床治愈研究进展》《高剂量乙肝疫苗对慢性乙肝患者免疫保护效果探索》《药物流行病学选题与研究设计》《乙肝疫苗免疫和乙肝病毒感染诱导NK细胞训练免疫记忆反应》《抗菌药物研发、应用现状》《壮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独特认识与诊疗特色》等专题学术讲座,阐述了大数据时代如何开展药物流行病学的研究和合作。

莫毅作《疫苗临床试验方案设计》的专题报告。

王宇作《疫苗临床研究终点的设定及影响》的专题报告。

廖柏明作《慢乙肝临床治愈研究进展》的专题报告。

郑景山作《高剂量乙肝疫苗对慢性乙肝患者免疫保护效果探索》的专题报告。

詹思延作《药物流行病学选题与研究设计》的专题报告。
杨柯作《抗菌药物研发、应用现状》的专题报告。
张荣臻作《壮医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独特认识与诊疗特色》的专题报告。
当谈到中国医疗机构门诊抗菌药使用的现状与政策影响分析时,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詹思延教授表示:“我们要针对药品安全研究的特殊性不断创新设计方法;针对观察性研究的混杂问题,让统计分析技术不断发展。”关于抗菌药物研发、应用现状的问题,广西中医药大学杨柯教授说到“针对耐药菌,我们要不断研发新抗菌药物,同时也应该支持鼓励本土企业研发新药。”
下午4:30,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研讨会在我校百城校区5栋2楼录播室召开,研讨会由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梁建成主持。本次研讨会主题共有三个内容,一是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新路径;二是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三是公共卫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中心、南宁市疾病预防控中心等10多家教学基地和单位的负责人出席研讨会,并在会上提出关于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常应对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对会上各位教学基地和单位的负责人就公共卫生本科生的实践教学和就业、研究生的培养等方面所提出的宝贵意见和建议表示感谢,并表示在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中,尽量综合考虑把这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纳入其中。

研讨会现场。
本次大会旨在聚焦当前公共卫生领域的热点问题,探索疾病预防、促进健康和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为共同推进广西药物流行病学和公共卫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

集体合影。
(文/韦庆凯 韦雨欢 图/莫可欣 张玉婷 编辑/陆怡如 审核/李常应 发布/杨承锐)